首页 教育经 杂谈

班级微信群也是小江湖,家长都要学点“江湖规矩”

2017-10-30 10:23 录取啦

摘要:拥有9亿用户的微信,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而对于家长们来说,“班级微信群”更是获取班里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你真的知道如何利用好班级微信群么?是不是有时“踩了雷”,自己还不知道?

拥有9亿用户的微信,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而对于家长们来说,“班级微信群”更是获取班里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你真的知道如何利用好班级微信群么?是不是有时“踩了雷”,自己还不知道?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班级微信群”该怎么用↓↓↓

班级微信群的尴尬

前几天,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发布《静安区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规定:

班级微信群仅用于学校发布通知、家校信息沟通交流,不做聊天使用。

此外,班级微信群内杜绝任何形式的广告、拉票、红包、集赞等与学校、学生无关的内容;杜绝群内通报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或排名等。

此公约一出,立即引发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共鸣:

众多网友表示,见过家长群里有疯狂夸老师的、发鸡汤文的、推销产品的、炫耀娃的、晒工资的、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齐上阵的……不止一名网友回复道:“奥斯卡欠他们一座小金人。”

不少班级微信群让人既爱又恨。

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时,家长陈女士就一直被班级微信群中的“感谢”刷屏。“比如春秋游小朋友回来,家长们纷纷在群里表示感激老师,一下子几十条信息就刷屏了。”

幼儿园教师发通知时也是如此,“家长不仅回复‘收到’,还要顺便感激老师,这样后面的家长会看不到通知。”陈女士很无奈,“不发显得不感激老师,只能跟风发、从众发。”

不过,也有不少班级群仅用于事务通知和正常交流,家长保持无事静默的状态。

上述反感刷屏的陈女士,在孩子升上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后,就觉得轻松不少。

“从孩子一年级刚进校时,班主任就告诉家长,发通知不需要回复‘收到’,不明白的可以小窗提问。以防刷屏,干扰家长对信息的接收率。”

孙女士的女儿在市西中学就读高二年级,她说,自己所在的家长群里很和谐,并不存在刷屏现象,群里主要就是教师发发通知。

孙女士曾听说,其他学校的教师会在家长群里批评学生,“我个人很不喜欢这种行为,好在女儿就读的中学没有这种现象。”她坦言不喜欢家长群,“高中生可以自我管理的。”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讨好型刷屏

为了防止老师发布的重要信息被淹没,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做:

1.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

注意: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

2.刷屏。

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注意: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

3.晚上10点之后还在家长群里发消息。

注意: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炫富显摆型

1.炫耀孩子的成绩。

注意: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

2.晒各种到国外旅游的照片。

注意:类似这种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注意:即使家长不到处晒,一个孩子的优秀锋芒也是遮挡不住的。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是最令人佩服的,也最令老师喜爱。

过度关注型

1.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注意:家长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树立信心?又如何能长大?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

注意:孩子成长的压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长越是这样,孩子成长得就会越累。

发布无关信息型

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注意:你希望别人指着你的孩子说:“就是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发卖东西的信息!”所以,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群里吵架型

1.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注意:你都如此冲动,又如何教育孩子不争吵、不打架、冷静地对待一切呢?请记住,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性格。

2.与老师开战(这种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例如,责备老师偏心)

注意: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与老师私下沟通。另外,家长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选择信任老师,这点很重要。

给老师的建议

1、在班级群中不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这只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不要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尽量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都多表扬、少批评,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4、绝不转发不经考证的信息,千万不要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5、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6、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7、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学会这几招,小群能见大素质

1、做好自我调节,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并对班主任充满信心。

2、良性沟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围。

3、晒娃要适度,毕竟班群是一个公共交流平台。

4、理性对待班级群,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点赞。

5、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家长学会支持老师,也是在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

其实我们都能发现,身边总有一部分的家长和老师之间关系不容乐观,今日和家长们闲聊一番,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带孩子的阿姨们不论在哪个家庭里都非常受待见,提个要求什么的,主人一般都会尽量满足。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主人家怕阿姨“心情”不好,影响到阿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和照顾。

家长如果能拿出对待家里阿姨的“小心”来对待老师,这对自己的孩子以及班级里的同学都是一件非常受益的事情。

人都是有情绪的,就好像家长情绪的波动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老师的“心情”也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孩子。

其实,当今年轻的教师很多就是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他们拿到的工资一般应该不会比一个家庭里带孩子的保姆高。但是,他们有的还没有成家,就带着在家里被几个大人伺候的几十个孩子。当老师们聊到被家长不理解时,普遍感觉很苦恼和无奈。

是的,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当家长一大早就黑着脸对你说话时,可能就会影响你一整天带孩子的心情。当家长晚上在各种群里讨论班上的事情时,传递着那不正向的能量时,只要你知道,可能就会影响你的休息以及第二天的心情......而所有的附和者甚至旁观者都成为了“帮凶”。

整体上,教师这个群体都有专业培训,都有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和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底线”的老师毕竟是少数。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们对家里的保姆比对老师更陪着“小心”,也是对教师群体的信赖与认可。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都没有接受如何做家长的专业培训,不仅是和老师相处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相处,常常表现得很“任性”。

这样讲,并不是说我们做家长的服输认栽,对老师要谨小慎微。更主要的是,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与他人特别是与老师相处的时候,多支持多包容,这就是在教自己的孩子如何为人处世,这也是孩子未来的立身之本。

家长和老师的相遇,就是爱和信任的相遇。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让老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要靠老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修炼,也要靠家长们的积极作为。

微信群是方便家校沟通的重要工具,家长和老师都要争取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非给双方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