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青岛职业教育继续领跑全国第一方阵

2017-10-11 14:52 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近几年,青岛市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全面加强现代职教体系各项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创新之路。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青岛市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全国职教发展的第一方阵,被教育部誉为全国城市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近几年,青岛市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全面加强现代职教体系各项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创新之路。

对接产业发展,把职业教育融入新旧动能转换大格局中

为扩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青岛投入数十亿改扩建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和青岛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重点瞄准全市紧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展工作;新增3D打印技术等100个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专业,撤并了12个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通过成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办学联盟,开展高职重点专业建设;先后投资2800万元,重点支持了国际贸易、酒店、数控等15个中高职专业联盟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化办学,构建教育与产业对话机制和产学合作平台。

此外,青岛还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立15个区市级、市级职教集团,联系50所职业院校、20个行业协会、512家企业,涵盖了92%的专业和90%的学生,覆盖了青岛主要产业、重点企业。

出台法律法规,完善制度框架,规范职业教育发展

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完善职业教育,青岛一直走在前沿。作为国家高职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山东省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城市,青岛市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人才支撑。

在宏观层面,青岛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等4个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性文件,明确了青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关键举措,奠定了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在微观层面,为解决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青岛市制定了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见、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特聘兼职教师制度、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习管理办法、普职融通试点、职教义工志愿服务、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等23个专项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4+23”的现代职教体系制度框架,初步构建起了具有“青岛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其中,打造职业教育“蓝色名片”、突出“德国特色”、“实现全免学费”、“出台分专业类别的生均公用经费”、“建设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特聘兼职教师支助计划”、“构建职业教育研究支撑体系”、“职教义工”等做法在全国均属创新性举措。

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2013年青岛市成为山东省首批开展“3+4”试点城市。在此基础上,青岛市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到目前为止,试点中职学校由最初的3所增至8所,对口本科院校由1所增至5所,首次与省外本科院校联手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青岛艺术学校开展了“职普融通”试点,试行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分互转”。实施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率先在全国推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四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倡导课程评价形式多样化,简化卷面考试科目,以调查报告、情境模拟对话、学生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2017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青岛代表队共获得33个一等奖,42个二等奖和23个三等奖,金牌数量和奖牌数量均保持全国前列。2016年5月8日,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与青岛的视频连线,希望青岛认真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在现代学徒制等方面探索新的经验。

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仅有上海、青岛和天津3个城市代表全国职业教育界,向刘延东副总理汇报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情况,这是国家对青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充分肯定。

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为做好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青岛印发了《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的建设内容、实施步骤、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等。遴选了30个有条件、基础好的企业和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单位,在吸收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市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标准体系。

为促进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和市经信委出台了《青岛市职业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明确了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标准,遴选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和高水平的师傅指导学生开展实训。

2016年,全市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单位增加到13家,财政预算达1000万元。开展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在全国尚属首创。

为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青岛市财政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明确规定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境内外非公有资本等与职业院校双向进入、相互融合,试点学校可从项目收益中提取奖励性绩效,对在编在岗职工进行奖励。

青岛市的混合所有制共设计了3条路径:一是实行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委托管理。办学相对困难的学校将管理事务交给专业能力强的机构,从而提高管理效益。二是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基础设施。三是在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试行混合所有制。

下一步,青岛市对经评审通过的混合所有制试点学校项目收益全额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学校可从试点项目收益的50%中提取奖励性绩效工资,用于对正式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及聘用制教师的奖励,提取数额最高不超过本校教职工本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10%。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同行”

青岛市从打造职业教育的“蓝色名片”入手,充分利用青岛市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与蓝色经济相关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青岛市职业院校涌现出一大批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现代装备制造等专业,初步构建起了具有青岛特色的蓝色经济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青岛市服务蓝色经济的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比2012年增长了30%。青岛市海洋类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对于中、高职毕业生的用工比例已经由过去的7:3调整到5:5。为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该市启动了中德(青岛)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以10个“项目工作站”建设为载体,创造性地借鉴德国职教体系和经验,打造青岛职教的“德国特色”。

目前,多市90%以上的中职学校和全部高职院校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培训、国际学生交换、研修、专业共建等活动。

打造“职教义工”服务品牌,推进“立德树人”与改革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体系“同频”

近几年,青岛全面推进“职教义工”志愿服务计划,启动了“职教义工·社区服务站”活动,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统一制定了“职教义工”LOGO、出台了实施方案,统一岗前培训,实现统一注册、管理和考核。学生参加职教义工的情况被纳入学校德育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推优评选、推荐实习、就业等挂钩。全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职生达到中职在校生的60%,注册志愿者比例达30%以上。开展了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进行专题研究,首批选择机电专业开展了职业技能监测实验,研发了监测工具、组织实施了监测。

亚欧职业教育研讨会、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全国职业教育规范管理暨集团化办学工作现场会相继在青岛召开。青岛市被列为国家高职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青岛市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城市”。青岛“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改革”、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办学模式改革等一批经验在全国推广。

80多年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才先生提出,职业教育的内涵是,“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伴随各种软硬件设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青岛的职业教育也日渐壮大。目前,青岛市共有中职学校55所,在校生8.9万人;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8所,在校生8万人。

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放在职业教育上,通过建设一批优质职业学校、培育一批骨干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大国工匠”,真正让青岛职教成为青岛制造的坚强后盾,让“青岛制造”挺起大国制造的脊梁,也让每一个职业教育的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青报教育在线iqdedu.com 刘旭洋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