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200种左右精品教材,整体提升教材质量,基本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学科前沿、门类齐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回应:“我想这个问题比较大,体力劳动我相信永远不会过时,即使是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时代,我们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主要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指南》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育人目标出发,遴选相关素材内容和载体形式,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
《指南》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明确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一是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实现所有领域全覆盖,包括“12+4”共16个领域,即政治、国土、文化、科技、生态、资源、海外利益等12个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
央视财经《对话》邀请了一位“火出圈”的校长,在说到心目中的“好少年”时,他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优雅生活者”。究竟如何让孩子学会优雅生活?唐江澎校长提出了四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校师生员工返校前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按照当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进行核酸检测;暑期有出境、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异常情况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师生员工,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的孩子,应该是够努力的了,老师和家长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但面对总是不进步的考分毫无办法,只能叹息。孩子真的在努力吗?...
小学生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孩子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吗?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保护孩子视力……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小学生防控近视手册》给出答案,一起来了解——...
有人说,开学准备做得好,孩子新学期进步快。那么,到底要做哪些准备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孩子,似乎不再是青少年期的阳光少年,学习负担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孩子应有的天性。可见,心理应激(俗称压力)对儿童脑发育是有影响的。...
为了让大家心里有个数,今天,全面的了解一下英国各地区的留学费用吧!正在考虑留学预算的同学可作为参考。
实践中教师交流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教师对职业发展和家庭安置等存在顾虑,部分地区出现交流轮岗“功利化”迹象等。专家认为,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交流制度的健全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破解择校难题、缓解“教...
教育部表示,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下一步将针对电子商务发展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和监管边界,适时制定出台监管措施,着力提升网络市场主体规范化水平,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市场公平竞...
该答复中,谈及“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时,教育部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保平稳推进”的路径进行调整认定,不搞平衡照顾。...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步发展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
有研究者呼吁,希望教师将图片和手势表演融入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孩子面对海量信息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容易出现各种厌学情绪并沉迷网络,家长需要引导孩子高效学习,挖掘孩子的学习潜力,让孩子具备高效学习的能力,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
目前,暑假临近结束,孩子的暑假作业做了多少?暑假是作业拖延症的高发期,这毛病必须早点治,别让孩子等到8月底才翻出作业胡乱完成、应付了事。...
现在中国的整个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毫无希望。
教育部办公厅公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拟确定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37项竞赛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8月前。...
北京市将围绕“治乱、减负、防风险”的工作要求,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为支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日前,财政部、教育部发文,向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2021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合计298.5亿元。...
“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国家给每一个家庭的承诺。我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8月1日——9月12日,是2021年度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时间,今天小编也为有贷款需要的同学划一下重点。...
2021年新学期,北京市将重点落实“双减”文件中的关键举措和改革突破,让广大同学和家长感受到切实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减少,更是校内的新变化、新气象。”...
北京将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也要求高校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不仅是扶贫济困的手段和授人以一技之长的实用性教育,更是振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鲜明导向,是吸引广大青年人走技能...
在今年的中考季,围绕高中阶段的普职分流,在家长和学生当中引起很大的恐慌。一个说法是高中阶段的普职比要5:5,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上普通高中,很多家长担心这会成为加剧学业竞争和课外培训真正的刚需。其实,情况没有那么恐...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青年泰山学者邢军教授联合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等研究单位在荧光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并得到了国际同行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山东多所高校根据本校情况,相继发布了开学通知,小编汇总了以下几所高校。
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录取4754名新生,其中山东籍学生最多,为1220人,占26%。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6年8月,刚满15岁,年龄最大的今年24岁,出生于1997年2月,两者相差9岁。...
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具体是如何实施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怎么评、怎么用呢?
这是“双减”政策下的第一个暑假,从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然而,当家长们在眼花缭乱的童书市场上为孩子,尤其是为幼儿选书时,就会发现这不是件容易事。...
青岛大学今年共录取7355位本科新生。其中,青岛籍学生710人,占了近一成。新生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97年24岁;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6年,仅有15岁。今年男生人数首次超过女生,为1.06:1。...
相信这个研究项目一定会伴随着我们不断深刻地理解教育、理解“人”的过程,这个成果一定会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从实践角度作出贡献。
在全球1000强大学榜单中,今年中国内地157所高校上榜,上榜学校数较去年增加13所,其中72所高校入围全球500强,72所中59所为“双一流”高校。
有两点主要变化:一是具有天津市常住户籍的考生在报名参加高考时,应届毕业生增加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要求,并实行3年过渡政策;持外省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分别增加毕业年...
通过一系列举措,江西省各地“双减”工作有序推进,进展良好。截至8月12日,江西省共有1023所学校开展了暑期托管,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3.4万人。江西省暂停及注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257所,关停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暑期班...
近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发布已批准终止办学的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名单,共涉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286个。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作举办油藏管理硕士学位教...
青岛市各区市校外培训机构举报联系方式
深圳放大招,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教师交流制度等,学区房这次真的像网上疯传的那样要彻底要凉了?
暑假还有不到一个月结束,父母应该适当把握时间,有意识地帮孩子把心收一收,为开学做准备。孩子的“假期综合症”是难免的,家长应理智对待,不能盲目给孩子加压,收心也要讲究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哦!现在就准备起来吧!...
我同意“对标德国”,但坦白地说,恐怕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种“对标德国”。今天就放开胆子聊一聊,“对标德国”意味着什么,未来究竟可能从哪方面“对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清华等多所高校推迟或调整了开学时间和新生军训时间,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的新生报到手续转至线上进行,另外南通大学等多所江苏高校将采取前期线上授课的方式开启新学期课程教学。全国各地高校均要求开学报到、学生返...
学校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评价唯一标准,要注重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育之所以重要,无非是因为它与每个人的人生同在。
要努力把书教活,让学生越学越聪明,要做到这一点,秘诀就在一个“动”字。
日前,网上流出一份关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 通知,引起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联系我们:0532-66988907 客服邮箱:kefu@iqdedu.com Copyright @ iqd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报业新品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