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一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最新的专业调整反映出哪些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学校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先进材料、智能交通、微电子等15个硕博士专业。学校办学地址位于广州市南沙区。...
民办学校、复读机构不能为高分复读推波助澜,这会加剧高考竞争,也恶化教育生态。
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
教育不应该是一套高效筛选“拔尖”者的机械化绩效体制,而应当真正促进青年人心智与精神的成长,塑造出兼具理性、情感与意志的“内在的人”。
军校招生严格执行教育部“阳光招生”政策并接受社会监督,没有计划外名额和内部名额。任何人许诺保证录取的,考生和家长切不可轻信,防止财物损失,更重要的是避免影响考生报考。...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今年,31个本科新专业首次正式招生。新专业“新”在哪?“推陈出新”有哪些考虑?考生和家长如何选择?听听招生专家怎么说。
日前,《山东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规定(暂行)》《山东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规定(暂行)》《山东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规定(暂行)》等三个设置规定发布。...
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27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工作的通知》,部署推动各地聚合资源、深挖潜力、协同推进,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
“3+1+2”!四川、河南、云南、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后,时隔近2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
当前,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忽视儿童全面发展的错误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我国普遍存在。“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何成为教育误区,家长怎样才能走出教育误区,一起来读今天这篇文章。...
怀进鹏指出,教育是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以及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教育要主动变革、积极作为。
暑期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前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成果,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平安、愉快、有意义的假期,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
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对于网上流传的“今年福建高考数学平均分为37.8分”,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上述信息为假消息,他们从未公布各科平均分。
2022年5月,教育部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继续对北京、上海、沈阳、南京、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11个非学科类培训服务项目的市场价格开展监测。...
近期各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开始出现所谓的志愿规划师、AI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卡卖家等。某款志愿卡销售人员称,只要输入分数,就可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一键生成的填报方案是否可信?...
这些问题折射出,个别线上培训机构虽转为非营利,但逐利冲动仍在;虽已将预收费纳入资金监管,但仍以各种方式打“擦边球”出现违规行为,试探监管底线。...
上述信息均属不实并涉嫌违规违法,我院已向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究有关平台和自媒体人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从2015年起,山东全省启动消除大班额工程,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在资金筹措、师资补充、用地保障等方面强力支持。到了2020年,山东省当时统计的4.2万个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教学班实现了“动态清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这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已由“基本均衡”转到“优质均衡”上来。...
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跨区域考试掐尖、举办“占坑班”、收取“赞助费”等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
近日,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央“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启动,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万人,“特岗教师”的话题也随之冲上网络热搜榜。“特岗教师”是什么?乡村教育如何让人才招得来、留得住、能扎根?...
目前已经临近毕业生离校的时期,但是还有部分毕业生还没有落实就业去向,请问教育系统将如何持续帮助这些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来给他们一些指引呢?...
原则上,有疫情的地区,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社会面无新发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了解目标专业在大学中的实力或者了解一个大学的王牌专业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判断大学专业强不强?一起了解一下这6个方法~...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即使父母同意许可也依然不能提供文身服务。父母自己经营的文身店也不能给自己孩子文身。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有人说新课标决定了未来10年到20年整整一代人的成长蓝图。到底什么是新课标?它将带来哪些变化?学校、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应注意什么?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等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在校时叫学籍档案,毕业后叫人事档案。总的来说它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近年来,为贯彻和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微专业。越来越火热的微专业,能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未来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向社会公示相关新职业信息,其中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信息作为第一批向社会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
洞察今年高考动向,盘点十年高考变迁,为考生选择院校、专业等提供科学信息参考。
我国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结构类型更加优化。
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学生返乡顺利,及时纠正个别地区落实政策时存在的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
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家长尤其要小心,有些话要对孩子慎说,一起来看看吧!
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简称“四新”),已成为走好中国高等教育卓越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
6月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各地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一要认真阅读《考生须知》等,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
2022年夏季高考在即,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专门发布“山东省2022年夏季高考诚信考试提醒”。
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及时有序推动旅游景点、餐饮宾馆、文娱场所等场所开放和旅游、会议、展览、文娱等活动开展,原则上不对A级旅游景区以及文化旅游行业室内场所进行限制经营(集中隔离场所周边除外)。...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042.5万名。
坚持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首先保障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并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患者救治、防疫物资及必要生活物资保供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为“三保”支出的重要内容。...
2022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会同教育等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严惩组织考试作弊及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违法犯罪人员,侦办涉考违法犯罪案件1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8名;侦办非...
联系我们:0532-66988907 客服邮箱:kefu@iqdedu.com Copyright @ iqd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报业新品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