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15枚金银牌!58人获省一,青岛学科竞赛大丰收

2023-12-09 11:21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近日,第39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结果出炉,备受关注的2023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5大学科竞赛决赛全部完成。据统计,青岛市共斩获金牌1枚、银牌14枚,包含数学4枚银牌、物理6枚银牌、化学1枚银牌、 信息学2枚银牌、生物学1枚金牌和1枚银牌。相比去年,今年金银牌总数增加了11枚,增长率275%,可谓实现了大丰收!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近日,第39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结果出炉,备受关注的2023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5大学科竞赛决赛全部完成。据统计,青岛市共斩获金牌1枚、银牌14枚,包含数学4枚银牌、物理6枚银牌、化学1枚银牌、 信息学2枚银牌、生物学1枚金牌和1枚银牌。相比去年,今年金银牌总数增加了11枚,增长率275%,可谓实现了大丰收!

青岛学科竞赛大丰收

回顾2022年5大学科竞赛获奖情况,青岛学子共斩获1金3银,分别是物理竞赛1金1银,数学竞赛1银,信息学竞赛1银,与去年相比,今年青岛学子在5大学科竞赛中均有收获,金银牌数量是去年的近4倍。更值一提的是,今年胶州一中的鲍韵涵获得生物学竞赛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这也是时隔两年多之后,青岛学子再获清北保送资格。

此外,除5大学科竞赛决赛外,今年的初赛(山东赛区)比赛中,青岛学子同样取得优异成绩。除信息学成绩还未公布,其余4大学科已有58名高中生获得省一等奖,包含数学14人,物理20人,化学18人,生物6人。获奖人数相较去年增加30人,增长率107%,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在当前的升学规则下,学科竞赛奖项拥有足够的含金量。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大奥赛中获得奖项,报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中科大少年班等特殊招生时,可提高初审通过率,并在校测中具备优势。尤其是获得5大奥赛金牌及银牌的学生,可以获得包括清华、北大等39所强基高校破格入围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今年获得14枚银牌的青岛学子中,已有11名2024届毕业生破格入围,其余3名2025届毕业生明年还有机会向金牌继续冲击。

获奖学生来自12所学校

名单显示,今年青岛5所学校获1金14银,青岛二中获得8枚银牌,青岛中学获得1枚银牌,青岛西海岸一中获得2枚银牌,青岛为明中学获得1枚银牌,胶南一中获得1枚银牌,胶州一中获得1金1银。

在山东赛区比赛中,山东省4大学科共445名高中生获得省一等奖,其中青岛学子58人,占到全省总人数的八分之一。青岛二中18人,西海岸一中14人,青岛中学5人,胶州一中四人,胶南一中5人,城阳一中3人,青岛五十八中2人,平度一中2人,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2人,青岛一中1人,青岛为明中学1人,即墨一中1人。获奖学生来自全市12所学校。不管从学科竞赛决赛获奖情况还是省赛情况都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竞赛名校青岛二中在奖牌数量上还是遥遥领先。但除青岛二中外,今年青岛市有更多的竞赛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西海岸一中和胶州一中,多名学生在多个学科竞赛中表现亮眼。

西海岸一中2023年学科竞赛全面开花,5人获得物理竞赛省赛一等奖,最终王泽睿获物理竞赛决赛银牌;8人获化学竞赛省赛一等奖,代表山东参加决赛的青岛唯一选手梁洪铭获得化学竞赛银牌,入围北大强基。胶州一中则开创了胶州市学科竞赛新纪元,8月,鲍韵涵以全国第33名的好成绩勇夺生物学竞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9月,2人获物理竞赛“省一”,最终张博涵获物理竞赛银牌。此外,还有“黑马学校”青岛为明学校和胶南一中开始在竞赛中崭露头角,青岛为明学校谷王傲海以青岛市排名第一、山东省排名第六的成绩获得数学奥赛银牌,胶南一中生物竞赛省赛一等奖获得者丁浩然,最终获得生物学竞赛决赛银牌。

青岛学子表现提升明显

今年青岛学子的表现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很大提升。全市在竞赛决赛中获1金14银,相比去年增加了11枚,增长率275%;全市58人获省一等奖,相比去年人数增加了30人,增长率107%。

据有关统计,2022 年青岛共有28名学子获4大学科奥赛“省一”(未含信息学),分别来自全市8所学校,青岛二中10人,青西一中6人,青岛中学3人,胶州一中5人,胶南一中1人,平度一中1人,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1人,青岛三十九中1人。相较去年,今年不管是获奖人数还是涌现的学校数都增长了近2倍,取得累累硕果。其中,今年青岛在数奥省赛中更是取得近9年来最好成绩,14人获省一,4人进入省队出征国赛取得银牌。而去年,进入省队的仅有青岛二中于遵熙1人。可以发现,青岛市2023年全国中学生竞赛成绩大幅度提升,取得高位突破。

近年来,青岛市陆续出台一系列强有力举措,从强基计划到奇点计划,再到筑基计划,为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学生搭建更多成长发展的绿色通道,同时有金牌教练、尖兵教师全面护航,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据了解,2023年强基计划39所高校共录取我市强基计划考生68人(其中清北15人,全省第一)。期待明年岛城学子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更多的好消息!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