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高中

从“被一道题击溃”到“甩开第二名80分”,这所学校蕴藏着怎样的育人智慧?

2025-05-08 10:07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在青岛启迪中学,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改革宣言,有的只是对每个生命节奏的敬畏:当分层教学化解了"跟不上"的焦虑,当双导师制织就了"被看见"的安全网,当校家共育搭建起"敢试错"的包容场域,那些曾经蜷缩在角落的身影,终将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迎风奔跑。

凌晨五点半的崂山晨雾里,总有一个奔跑着的小小身影。这个身影,是青岛启迪中学高一学生肖亦轩。从刚入学时物理成绩中下游到稳定在班级前三,从英语班级第20名之后到提升到班级前五,直至以总分甩开第二名80分的成绩,在年级榜单上遥遥领先。这个曾经在深夜楼道里因为做不出题而崩溃的学生,已然在青岛启迪中学完成了新的蜕变。在启迪,肖亦轩的故事并不是孤例,而是这所创新型高中教育理念的缩影——在这里,教育不是标准化流水线,而是让每一颗“种子”都长成属于自己的模样,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双导师制:学生成长路上的“专业合伙人”

“题目不会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绪困住。”这是高一一班班主任徐磊经常对肖亦轩说的话。刚入学时的第一次月考,肖亦轩就遭遇了一次成绩“滑铁卢”。总成绩不错的她物理和英语竟位列班级中下游。“高中试卷题量增加了很多,上课感觉听懂了,一做题就不会。特别担心这两个科目太薄弱了,以后拖后腿怎么办?心情特别焦虑。”回想起当时的心情,肖亦轩依然记忆犹新。

要强的她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回宿舍简单洗漱一下,便继续一个人到宿管办公室继续学习到深夜。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并没有太大起色,这让她心里很难受。

令徐磊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晚上查寝回来,看到肖亦轩坐在自己宿舍旁边的楼道里:“她当时愁眉苦脸地拿着一张物理试卷,也不说话,整个人的状态已经要崩溃了,就处在‘怎么就不会呢,怎么就做不出来呢?’这种钻牛角尖的状态里。”

“比起知识,我们更想教会孩子如何与压力和解。”看到肖亦轩的状态,徐磊并没有着急给她讲题,而是先帮她疏导起了情绪,“我说不是题目击垮了你,而是情绪困住了你。首先咱们要正视这个问题,遇到难题其实是好事,说明我们发现了在哪些方面有不足,那我们就问老师、问同学,老师帮你理清思路,先解决问题。一味地情绪崩溃,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导师宿舍辅导肖亦轩学习)

徐磊同时将问题和肖亦轩的导师进行了沟通,在“班主任+导师”双重作用下,改变悄然发生。导师经常找肖亦轩谈心,除了帮助她解决学业上的问题,还给她开了一幅“情绪处方”,“导师建议我可以去晨跑,和同学打羽毛球,既能锻炼身体,也能释放压力。”

慢慢地,肖亦轩从一个人去宿管办公室学习到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难题。在期中考试时,她的物理和英语都提升到了班级前列。“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导师告诉肖亦轩的这句话,现在成了她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她。

(导师双选会现场)

“班主任跟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多,跟家长的交流也会比较多,所以相对来说能更早地更及时地去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状态不对,班主任发现之后,就去跟导师沟通。我们每学期初都会有导师双选会,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还会配发‘一生一册’导师手册,给每个学生建立专属的‘成长档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导师会更加的信任和依赖,有什么问题也会更乐意去找导师沟通。”班主任徐磊介绍。

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归“量体裁衣”的本质

不让任何一次迷茫成为孤岛,不让任何一份努力石沉大海。只要你有需要,导师随时都在。每日一聊,每周谈心,每月总结,每年评估。在启迪,双导师对于学生的守护是24小时的。而正是在这种双导师制构建的成长守护网之上,才让每个学生得以被“精准看见”,让分层教学走向纵深。

课堂提问不是随机点名,而是有策略的分层触发。徐磊分享了她的分层教学方法:“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会倾向于把相对简单一点的问题给基础稍弱的同学,让他们建立起对于学科的自信心。把一些有难度的题给基础较好的同学。为了兼顾绝大部分同学,老师们往往会把知识点和问题的解法讲得很细。而对于已经掌握这些内容的同学来说,我会鼓励他们需要走到班级前面去,走到老师前面去,主动地去学,而不是等着。”在徐磊的鼓励下,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经常课后去找老师拿一些拔高题,比着学,赶着学。

(导师与学生交流)

启迪的分层理念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在社团活动中搭建起多维成长空间。读书节、艺术节、歌手大赛、戏剧节、冬季越野、篮球赛、趣味运动会......每周还有各种社团课程,包括艺体类社团、历史文物研究、美食烘焙、文化交际等等,无论爱好什么,学生都可以在启迪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我最喜欢读书节,我平常喜欢阅读军事类的书籍,我的爸爸是一名海军,我希望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肖亦轩自豪地说,“通过在启迪中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它们不仅仅只是从成绩上体现出来,更让我懂得了为梦想拼搏的意义,每一朵花,都会迎来自己的绽放时刻。”

校家共育:以尊重为桥,共筑成长之路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那么校家协同则是浸润式的双向滋养。在启迪中学,教育从来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教师脑袋装到学生脑袋,不是让学生学习冷冰冰的知识,而是启迪智慧、陶冶人格、塑造灵魂。

“现在很多家长更在意的也不只是成绩了,而是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启迪通过三年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改变,养成了什么样的品质。”徐磊提到一个让她印象很深的学生,在刚接手班级的时候,她发现班里一个男生不适应寄宿制生活,每到周三便要求家长接他回家一趟,当晚晚自习和第二天早自习不来上课。“高中的时间那么紧张,浪费掉太可惜了,我就和他以及他的家长去聊。后来他慢慢地变成不回家,让家长过来送点东西,再到后来,他也不需要家长过来了。前段时间他不小心崴伤了脚,家长要接他去医院,他反而自己说我要上完晚自习再回家。这种改变是非常大的。”

(导师家长学生面对面)

面对卫生习惯欠佳的学生,校家共育展现出柔性的力量。在这里,教育是家庭与学校握紧的双手,是规则与包容交织的网。刚住校时有些学生存在晚离寝、不打扫宿舍卫生的情况,老师们会通过日常鼓励、开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当有学生叠好被子、衣服洗得很干净、头发理得干净,我就会好好夸他们,也会跟家长表扬他们。学生返家在家里主动做家务的时候,也让家长及时进行鼓励,他们感受到了成就感,就越来越愿意主动做好事情。”有一些学生起初面对这些改变和要求,存在一些情绪,徐磊和其他老师们往往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给予学生表达情绪的权利,“孩子们发现老师的态度是为了帮助他们而不是针对他们的时候,转变也很快,孩子们都是懂事的,只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去引导,去鼓励。”

在青岛启迪中学,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改革宣言,有的只是对每个生命节奏的敬畏:当分层教学化解了"跟不上"的焦虑,当双导师制织就了"被看见"的安全网,当校家共育搭建起"敢试错"的包容场域,那些曾经蜷缩在角落的身影,终将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迎风奔跑。

(导师与学生交流)

在这里,教育不是一场关于分数的战争,而是一场唤醒生命自觉的静待花开。正如校园里那棵千年银杏,根脉相连处,是校家共育的沃土;枝叶舒展时,是生命向上的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 孙啸

青岛启迪中学2025年招生计划

2025年青岛启迪中学面向市内四区和高新区招生8个班,面向城阳区计划招生1个班,共计315人。考生通过填报普通班录取后,根据学生意愿和学习成绩等编入实验班、普通班、美术班、西班牙语班、新加坡国际班。(城阳区招生代码7400)

招生类别

班级数

班容量

总人数

招生代码

普通班

3

35

 

 

315人

820

实验班

2

35

820

美术特色班

1

35

820

西班牙语班

1

20

820

新加坡国际班

2

20

820

特长生(音、体、美)

13人

(不单独编班)

822

 联系方式:4006672020  0532-88992020 

微信公众号:

学校招生咨询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