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字赋能教育新路径 青岛举办教育数字化交流研讨会
摘要:青岛市“数字赋能教育 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数字化交流研讨会在平度市凤台中学举办,来自青岛多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数字化浪潮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4月30日上午,青岛市“数字赋能教育 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数字化交流研讨会在平度市凤台中学举办,来自青岛多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研中心教研员姜全生,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党支部书记、教授陈凯泉,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科教研员李旭光,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孙晓梅,平度市凤台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凤台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鉴伟,平度市朝阳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朝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纪君强,平度市白埠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先江,平度市云山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戴洪青,特邀平度市南京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晓杰,平度市各初中小学首席信息官、数字化精英教师培养人选以及初中联盟校的副校长、主任、骨干教师们齐聚凤台中学,共同参与这场教育研讨会。
领导致辞,锚定发展新方向
姜全生介绍了本次出席活动的嘉宾,并对本次会议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引。姜老师强调,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质培优,有效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治理整体性变革。
鉴伟校长从团队建设、学习交流、硬件升级、课堂革命等维度,分享了凤台中学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她指出,凤台中学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未来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
教学展示,数字技术赋能教育
平度市凤台中学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在数字化赋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研讨会上,凤中教师执教的四节精彩的教学交流展示课令人瞩目。
平度市凤台中学教师胡晶晶出示八年级数学展示课《微专题:将军饮马》,依托青岛智慧教学与作业管理融合系统,实现即时反馈、精准讲评;以“将军饮马”最短路径问题为切入点,创新整合Geogebra动态几何软件、DeepSeek等AI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
平度市凤台中学教师张悦出示七年级语文展示课《井冈翠竹》,课前使用豆包AI绘画工具生成“战争中的井冈翠竹”动态图,课上输入学生总结的翠竹特征(如坚韧、青翠等),结合关键词生成视觉化教学材料。利用即梦AI与豆包语音合成技术,混剪生成“袁鹰寄语”视频,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感染力。
平度市凤台中学教师张翠翠出示八年级英语展示课《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平台中的小组加分,手机投屏,调查问卷等功能,对一篇以“志愿服务”和“帮助他人”为话题的语篇进行解读,从而提高学生帮助他人的意识。
平度市凤台中学教师郑朋飞出示七年级生物展示课《消化和吸收》,借助3D视频、拟人化情境、虚拟实验等形式,将微观、复杂的消化过程可视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李旭光老师对四节展示课中的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展示课体现了“技术赋能+思维培养”的创新教学理念,为智慧教育提供了优秀案例。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经验交流,共探实践新路径
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平度市凤台中学、莱西市第四中学、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中学、平度市南京路小学、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青岛市崂山区第七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分享了他们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将交流研讨会推向了高潮。这些经验交流不仅展示了各校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借鉴。
总结发言,共筑教育新生态
研讨会最后,中国海洋大学陈凯泉教授对活动进行总结。陈教授强调,教育数字化需牢牢把握“问题驱动”逻辑,技术赋能应聚焦解决教学核心问题,凸显不可替代性。他建议教师寻找如虚拟实验、文物互动等“微科技”课例,推动技术应用向更高层次协同合作转变,助力教育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和“个性化学习”。
本次“数字赋能教育 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研讨会圆满落幕。活动汇聚各方智慧,从前沿理念到创新实践,全方位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对教育数字化的一次深刻探索,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美好展望。平度市凤台中学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深化数字赋能教育的实践,以创新思维和科技力量推动教育变革,为构建更加公平、优质、智慧的教育新生态不懈努力,开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