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日庄镇:城乡联动同台竞技,青岛教研员名师送教下乡促成长
摘要:11月1日,青岛市中小学数学教研员携市级名师走进莱西市日庄镇开展“送教下乡”帮扶活动。市级名师与两所学校优秀教师以课为媒,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教学盛宴。
青报教育在线讯 “虽然送教活动只有短短一天,但内容之丰富、展示之精彩、指导之精准,让我们的教师开阔了眼界,受益良多。”11月1日,青岛市中小学数学教研员携市级名师走进莱西市日庄镇开展“送教下乡”帮扶活动。市级名师与两所学校优秀教师以课为媒,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教学盛宴。教研员通过听课评课,帮助老师们查找自身不足,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向,助推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此次“送教下乡”不仅是加强城乡教育交流,更是落实青岛市优质资源倍增计划,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天活动分为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两部分,分别在日庄镇中心小学和日庄镇院里学校举行。为确保送教效果,教研员、名师与各学校提前沟通谋划,精心准备了送课内容。活动还吸引了日庄镇白石希望小学、日庄镇中心中学等数学教师前来观摩学习。
细研课堂,依标教学
在日庄镇中心小学,学校骨干教师刘玉华和市级名师刘老师分别执教《比》和《分数的初步认知》。课堂上,刘玉华从一张标有各部位尺寸的人体图片导入,让学生探寻长度是身长的几分之几、身高是腿长的几倍等问题,由此引出比的概念,进而探究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课堂检测环节,刘玉华引入了女排比赛分数、黄金比等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概念和计算方式。
刘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知》一课中则设计了“我是小厨师,给客人合理分配食材”的情境,同时她制作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卡片,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找到1/2、1/4和1/8,再通过数一数,找到2/4、3/4、2/8、5/8等。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用圆形卡片折出了1/2,有的学生用正方形卡片折出了1/2,为什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但都叫1/2呢?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探索出,因为它们都是把1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最后,刘老师还借助视频资源,介绍了分数的起源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听了刘老师的课后,参训教师明显感觉到,刘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这种思路自己从未想到过。评课时,教研员对刘玉华的课堂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刘玉兰的课堂思路清晰,包含引出概念、素材理解、总结、延伸拓展、辨析应用等环节,有效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同时融入了社会热点和数学文化,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然而在听《比》这节课时,教研员站在学生的视角上,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除以要写成比?有了除法,为什么还要学比呢?”“因为比较简洁。”“因为生活中需要比,例如84消毒液的使用说明上就会标有消毒液和水的比例。”这时教研员说道:“但是用除法同样可以表示呀。”老师们又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老师回答说,做蛋糕时,需要对多种配料进行比较,如1:2:3:5,这时用除法就无法表示了。这正是教研员想要的答案,所以这堂课应该选取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先感受比的形成过程,了解学习比的意义和价值。
在下午的研讨中,教研员继续以老师们展示的课为例,分享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比》属于概念课,概念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新课标中关于“理解”的叙述是“描述对象的由来、内涵、特征,与相关对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那根据这句话如何来设计《比》这堂课呢?教研员说,例如介绍比的由来,课堂上老师呈现的图片,难道只有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学生还会发现谁比谁长多少或短多少,所以比包含相除关系和相差关系,而今天要学习的是相除关系,这需要老师在课堂点到。
结合《比》这节课,教研员还介绍了比的内涵、比的特征,以及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内容,在课堂上该如何设计,为老师们依标教学梳理了清晰的思路。此外,大家在研讨中也分享了自己的启发和收获,还就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深入交流。
同课异构,研思同行
在众多教研方式中,“同课异构”通过多维的角度对比、迥异的风格的碰撞、不同策略的交流,在提升教师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庄镇院里学校,双方教师围绕八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一课的同课异构展开。
院里学校教数学教研组组长童学宾首先登台授课。作为一名“70后”教师,童学宾以教学经验丰富、学情把握精准见长。课堂伊始,童学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出本课“主角”——中心对称;随即,他又以几何画板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童学宾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设计,带领学生共同逐步完成了对本课时学习目标的研究。可以说整堂课教学风格,充分展示了一名资深教师的成熟与老道。
同样一节《中心对称》,在青岛市数学教师的“演绎”下,呈现出的是另一种课堂样态。授课之初,该教师以轴对称的学习类比中心对称,这一方法既有对学生数学知识经验的考查,又有知识的迁移,可谓一举两得。随后,她以动画的形式演示“中心对称”,引导学生基于旋转的知识进行发现,进而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而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该教师格外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上几乎每个新的结论,都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而得出。而当学生的研究出现偏差时,她也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带领学生回到知识原点,引导其自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初中数学教研员对两名教师的精彩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心的课堂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展示出了高水准的数学教学水平。同时,教研员结合两堂教学,对核心素养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的呈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受益良多,笃行不怠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面对市级名师各具特色的教学展示、教研员细致的讲评,参训教师一致表示受益匪浅。童学宾说,青岛市区同行的教学设计匠心独具、手法高明,教研员的讲座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让大家真正体会到名师的魅力,值得深度学习。
日庄镇院里学校副校长赵慧亮表示,这次同课异构活动,让老师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名师的课堂风采,对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动课堂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日庄镇中心小学校长丛登峰表示,此次教研员和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搭建了面对面的沟通平台,老师们齐聚一堂,共研共学,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希望老师们以这次送教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助推乡村教育之路越走越远。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王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