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礼县三中教师青岛研修三:悟和美教育,育礼县和美少年

2023-11-01 23:40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我们被学校的和美教育深深吸引。”11月1日,礼县三中的教师们来到了此次研修之行的第三站——崂山区实验学校。在这里,他们了解和美教育,观摩和美课堂的打磨过程,了解学校和美文化的建设,同时崂山区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倾囊相授,让礼县三中的教师们直呼收获满满。

青报教育在线讯 “我们被学校的和美教育深深吸引。”11月1日,礼县三中的教师们来到了此次研修之行的第三站——崂山区实验学校。在这里,他们了解和美教育,观摩和美课堂的打磨过程,了解学校和美文化的建设,同时崂山区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倾囊相授,让礼县三中的教师们直呼收获满满。   

参观校园,感受和美之风

近年来,崂山区实验学校提出了“和美教育”办学理念,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校训,以让师生享受幸福和美的教育生活为育人追求。崂山区实验学校校长张星介绍,学校从学生视角设计,将“和美教育”理念融入校园环境和文化之中,不断推进全环境育人改革,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师生不断成长。

走进崂山区实验学校,镌刻有“和美”字样的雕塑映入眼帘,“和美楼”大厅内“教育因和谐而美丽”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得老师们纷纷驻足拍照。在崂山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孙莎莎和教务处主任牟雪松的带领下,老师们依次参观了“和美楼”“春生楼”“夏长楼”“秋实楼”“冬藏楼”体育馆等场所。孙莎莎介绍,七年级教学楼为“春生楼”,寓意学生升入初中,生机盎然,富有朝气与活力;八年级教学楼为“夏长楼”,寓意学生勤奋耕耘,不断健康成长;九年级教学楼为“秋实楼”,希望学生在初中最后一年结出丰硕的果实,收获成功的喜悦。礼县三中的老师们纷纷赞叹,“这样命名既方便记忆,又有文化内涵,体现了楼宇的功能与性质,在潜移默化中就发挥了育人功能。”

“这个火箭模型太逼真了。”“学生设计的过山车真是脑洞大开。”在科技馆,学生创意模型、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学生作品展示让老师们大开眼界。参观完科技馆、体育馆、高尔夫、游泳馆等场馆后,老师们表示,高尔夫、游泳等课程体现了和美学子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智能模型、火箭模型等作品则全面反映了崂山实验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据悉,崂山区实验学校在“和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美学、国画、人工智能、游泳、射击等特色课程一直走在岛城前列。礼县三中物理老师张肖感慨道,崂山区实验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全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特色课程的开设真正践行了“五育并举”,诠释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精神。   

深入课堂,领悟和美教育

“父亲为什么要给我买橘子?其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在崂山区实验学校八年级5班的语文课上,教师王凤祺正在讲解朱自清《背影》一文。课堂开场,王凤祺首先引导学生代入课文,通过体会“买橘子”、“火车站”等各种意象,渲染出离别的哀伤、不舍、惆怅气氛。为了帮助学生领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王凤祺通过细节分析融情于境、晓之以情,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从而让学生与文中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

为全面了解崂山区实验学校在课堂教学管理上的具体做法,掌握一手资料,礼县三中的老师们按照不同学科深入课堂听课取经。礼县三中语文老师杨亚玲听完王凤祺的课之后深有感触,她表示,“王老师亲切温润的引导让学生们轻松融入课文情境中并触景生情,听她讲课,我也彷佛置身于文中。今天的语文课真是如春风般浸润了每个人的心灵。”

接下来的物理课上,九年级5班教师单希霞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电压电阻章节复习。从课堂开始,单希霞便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她通过随机点名提问系统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加深对电压、电阻知识点的梳理巩固。可以说整节课既符合学生学情,更不乏创新教学方法的渗透。“老师通过提问系统进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更快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构建树状知识网络图,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学习和领会。”礼县三中物理老师张文谦感悟道。

如何合理地利用导学案?课后,老师们更是积极抓住机会,与崂山区实验学校各学科老师进行交流。针对导学案问题,崂山区实验学校历史教师沙明丽给出了建议和做法,她表示,学案是教研组的教研结晶,老师们可以在每周集体备课研讨设计,最大限度地接近初中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再利用课上和课后时间让学生完成,做到每个学案堂堂清,绝不拖欠,让学案发挥应有的作用。“沙老师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教学思路,解答了我在教学中的很多疑惑。”礼县三中历史老师何伟表示,他会将此方法应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课堂质量。 

研讨交流,精研学习目标

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写法是什么?在学校会议室,崂山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满启浩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以“教学评一致性”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据了解,满启浩是一位来自高中一线教学的教研员,也是一位满腔热血、力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教育工作者,他以心筑课堂,以身正师道,带动崂山区师生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数学课堂,创造了崂山区数学教学新局面。

此次研讨会,满启浩从制定学习目标、规范学习目标写法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他认为,制定学习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并进行系统分析,要重点针对课时确定学习目标,但要体现该课时目标与单元或学段育人目标相衔接。同时他表示,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分析,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方法掌握情况及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针对学习目标的写法问题,满启浩表示,学习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预期的学习结果,不描述教师行为,所以,任何一条学习目标的主语都是学生而非教师。因此,目标中不出现“使学生……”“让学生……”“拓展学生……”等改变学习主体的词语。

礼县三中数学老师杜建新听完讲座后深受启发,他表示,“满老师的讲座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效地把控教学评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我定会将以上所学付诸于课堂实践,更好地服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