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这场中外音乐交流活动在滨海学校上空奏响市北美育新篇章
摘要:9月28日,中外音乐学院院长学术交流会(青岛)走进坐落在大海之滨的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欣赏了一场由市北学子带来的美育教育成果展,美妙的旋律与浓郁的情感化作动人的语言,跨越了国界,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中外来宾。
青报教育在线讯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9月28日,中外音乐学院院长学术交流会(青岛)走进坐落在大海之滨的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欣赏了一场由市北学子带来的美育教育成果展,美妙的旋律与浓郁的情感化作动人的语言,跨越了国界,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中外来宾。
中央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陶倩,市北区教育与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东与中外音乐学院院长学术交流会(青岛)的外国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格兰德学校、平安路第二小学、新世纪市北学校、第二实验小学、立新小学、启元学校共同参与。
一步一“景”,花样表演精彩纷呈
“Bravo!”“Unbelievable!”刚步入校园大门,滨海学校管乐团的合奏仿佛天籁,管弦乐器特有的气势让在场众人陶醉其中。这支团龄仅有5年却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队伍,在开场就“点燃”了此次展示活动的气氛。来自新加坡的院长感叹道,“他们明明这么小,身体里却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在滨海学校的精心设计下,来宾沿着生态园、艺术长廊、音乐角、体育馆、图书馆的路线,每到一处甚至沿路都有精心准备的演出,一步一换“景”,可谓是精彩纷呈。
传统与现代在音乐的魔力下相互交织,掌声与欢呼不绝于耳,“中国乐器真的太有魅力了,与文化氛围结合得特别妙!”滨海学校、启元学校管弦齐奏、乐章齐鸣,用生动鲜活的音乐语言带领来宾领略世界音乐的风采;平安路第二小学、市北第二实验小学花样演奏古琴、琵琶、阮琴、古笙,《茉莉花》《我的祖国》等承接中华文化的星火,以旋律承载时代精神的芳华;格兰德学校的《醒狮少年》将刚劲有力的醒狮与柔美灵动的舞蹈相结合,“舞”“武”相融,一招一式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集体与个人的音乐才华汇聚一堂,这场音乐盛宴更加精彩纷呈。新世纪市北学校、立新小学带来《如愿》《和你在一起》等,以灵动的多声部和声层次,天籁般的歌声,优美悦动的旋律,自信率性的笑脸,和谐划一的动作,传递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美好情怀;滨海学校的达人小演奏家们沿路用弦乐诠释滨海的艺韵,向大家展示了滨海“海纳百川,各尽其善”的艺术气息,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青岛、对本次交流的无限赞美与最真挚的祝福,惊艳全场,获得一致认可与赞赏。
艺韵滨海,置身于音符的海洋
音乐元素涂鸦的井盖、草丛中跳动的音符、走廊上DIY的“小乐器”……走进滨海学校,处处可见音乐的元素。
“哇,这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吗?”“这是曾经的演出吗?”参观艺术长廊的过程中,学生手工制作的音乐艺术品、墙壁上展示的艺术活动掠影,滨海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远道而来的外国院长们眼前一亮。
滨海学校校长赵春燕介绍,在滨海,艺术素养的培养在于一点一滴,成于一人一得。“在滨海多元开放的艺术空间里,我们致力于给予学生最自在的展示舞台。正如大家看到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手工一样,我们的孩子沉浸在音乐世界里,享受与乐器交融合奏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音乐横跨国界,中外情通四海
表演结束后,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到来之际,小演奏家们为来访院长们送上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灯笼与节日祝福,外国院长们也在留言卡上为孩子们留下了祝福与鼓励的话语。“What a wonderful day!”“最好的祝福送给大家,来自你们新加坡的音乐朋友!”
弦歌不辍,乐动初秋。这场音乐盛典既是市北学子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音乐交流与碰撞,奏响了一场民族与世界的音乐盛宴。
据悉,多年来市北区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在教育均衡发展、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在艺术教育方面一直走在青岛市前列。未来,滨海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坚持以美行知、以美启智、以美润心、以美育人,广泛探索艺术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不断深化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市北区教育的繁荣发展共同擘画美好蓝图。
青报教育在线 陈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