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教育部:确保开齐、开足、上好书法课!

2021-11-19 14:43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近日,教育部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关于落实书法进课堂的建议”作出答复。答复中提到,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并针对书法教育作出工作部署。

近日,教育部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关于落实书法进课堂的建议”作出答复。答复中提到,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并针对书法教育作出工作部署。

摘录如下

一、加强书法课程建设

一是明确课程要求。2021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教材中对书法提出要求。

二是纳入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识字与写字”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明确规定了各学段识字与写字(含书法)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

三是编写书法教材。教育部明确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教学用书编写要求等,要求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

二、开展书法实践活动

一是纳入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每三年各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二是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建设。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把书法(篆刻)列为鼓励学校重点建设的传承内容,两批共建设了1484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其中以书法为传承内容的学校有218所。

三、加强书法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书法教师培训。2015年起,教育部每年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和规范汉字书写研修班、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研修班、全国高校书法教师研修班等,每年培训师资400余人。

二是加强师范生书法教学能力培养。引导师范院校重视包括书法在内的“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非书法专业师范生的书法水平以及书法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整合各方资源充实书法教学力量。开辟兼职教师渠道。鼓励各地通过统筹整合学校和社会美育资源的形式,聘请专业艺术教师,指导书法等艺术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破解当前学校美育教师紧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