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监督上网课被家长拉黑:教育最忌讳的,是父母“怕麻烦”
摘要:“你浇不浇,庄稼都会长大,你教不教,孩子都会长大。但是,收成绝对不一样。”
“你浇不浇,庄稼都会长大,你教不教,孩子都会长大。但是,收成绝对不一样。”
前段时间,一张老师被家长拉黑的截图在网上火了起来。老师多次询问家长孩子是否按时上网课交作业,家长没有回应。
晚上九点半,老师再去催,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这位老师哭笑不得,又备感委屈,自己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怀着为孩子好的心,催促家长交作业,结果反倒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
上网课期间,老师鞭长莫及,如果家长再不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责任,那受伤最大的是孩子。
01
网课期间,家长的不易,老师都能理解。
提起网课,家长有太多苦水要倒。
家里一个孩子就有无数微信群、QQ群需要随时去响应。家里有两个孩子,更是手忙脚乱。
家长的辛苦老师们能理解,毕竟家长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仗,也从来没有体会过当班主任的滋味。更何况,家长除了孩子的学习需要操心外,还要忙工作,做家务,感觉已经忙不过来了。
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必须承担起教育责任来。网上授课,老师只能保证授课内容。至于孩子的接受情况,老师无法把握。
孩子是在听课还是在玩?是在学习还是在走神?笔记有没有认真记?有没有跟着老师一起解题,一起思考?这些老师都无法控制,只能靠家长的监督。
教育从来都是一件容不得偷懒的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家长在网课付出了多少,都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回馈。
02
你不知道,老师为了你的孩子付出了多少。
当家长在为下载各种软件焦头烂额时,老师同样也在焦头烂额的研究各种直播软件。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连智能手机都还没弄明白呢。现在却要戴着老花镜学习开直播。
当家长回复各种消息手忙脚乱时,老师也在手忙脚乱的在群里发消息,发作业。另外还要回复家长的各种询问。
当家长在抱怨孩子上网课占用了自己太多时间时,老师为了上好一堂课,不得不备课到深夜。
有人说: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你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你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人。
当假期延长时,老师在担忧:孩子的学习怎么办?那么多教学内容怎么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孩子?孩子在家能不能够自律学习?
家长们,你们辛苦的时候,老师同样也辛苦,老师的督促,老师的麻烦,不是在为难你和孩子,而是在对你的孩子负责。
03
我们都知道,光靠老师是无法教好孩子的,更何况如今老师远在千里之外。平时上课学生走神,老师还能提醒一下,但现在在家里,就需要学生更认真,家长更用心。
当老师的主导作用减弱,家长的辅导作用就加强。网课期间,家庭就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网课是最好的试金石,试出孩子是真学还是假学,也试出家长是真陪伴还是假陪伴。
才女武亦姝妈妈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迹可循,它的根,在父母。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学得更安心;在家长的辅导下,孩子进步得更快。
每天至少预留1个小时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放下手机,远离工作,哪怕只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练字、写作业、听老师做总结,都对孩子大有收益。
教育最忌讳的,是父母怕麻烦。
督促孩子写作业太麻烦了,还要拍照上传,更麻烦。
于是把老师拉黑,世界一片清净。
监督孩子上课太麻烦了,让他自己学去吧,我去忙我自己的事。
于是孩子开心了,家长也省心了。
教育是不能怕麻烦的,怕一次,孩子的学习机会就少一次。
著名作家松浦弥太郎先生有句话总结得很精辟:
“做菜最有趣的地方是那些要花功夫的一道道工序。做好的餐点之所以好吃,品相之所以出色,全是因为过程中你细心地捞去浮沫或做刀功处理,就算费事也不偷工减料的缘故。”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那是人家家长不厌其烦的辅导和督促的结果。
04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家长都愿意配合,但到底该如何配合,却未必明了。
著名教育家刘长铭的建议是: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
多一些理解,包容彼此不同的教育理念。
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很难达成一致,但请相信,老师一直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学好,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请给上网课的孩子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在家也能完全投入学习当中。
多一份从容,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工作。
家长和老师不是对立的,而应该一起致力于孩子的教育教学事业,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请支持老师,配合老师,平时督促孩子专心学习,认真对待孩子的作业,做好孩子的学习监管人。
多一分等待,孩子、老师和家长都在成长。
不要急于看到孩子的成绩,而要重点关注孩子的情况,多跟老师沟通,共同推动孩子的进步。在教育孩子成长成才的路上,老师和家长始终目标一致。
最后小编想用前段时间刷屏的一封信来结尾,这是一位老师写给家长们的话:“你浇不浇,庄稼都会长大,你教不教,孩子都会长大。但是,收成绝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