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民活动述职】青岛市财政局:“三顶一叠加”减税降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摘要:2019年,市财政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观大势、勇担当、转作风、促发展”这条主线,在减税降费力度大、税收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保持财政平稳,民生投入不降反增,惠企利...
2019年,市财政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观大势、勇担当、转作风、促发展”这条主线,在减税降费力度大、税收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保持财政平稳,民生投入不降反增,惠企利民政策持续加力,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减税降费总体评估全国第二,财政管理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表彰。
市财政局局长李红兵述职
减税降费“三顶一叠加”,“四个拉动”成效显著
按照“顶层设计、顶格协调、顶格优惠、叠加享受”的原则,把减税降费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利民措施落到实处。
“顶层设计”是市委、市政府围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制定实施16条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2019年全市一般性支出预算比2018年实际支出减少43.5亿元,压缩21.5%;“三公”经费预算压缩10.5%。“顶格协调”是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级层面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区市、部门不折不扣地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顶格优惠”是按照国家允许上浮的最高标准减免相关税费,优惠一步到位,让企业和市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叠加享受”是按规定允许企业叠加享受各类减免税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80亿元以上,其中减税220亿元以上、降低社保费60亿元以上,均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惠及全市100多万户企业。
实现了对投资、研发、就业、消费的“四个拉动”,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3%和25.7%,重点税源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3%,每月新增市场主体2.6万户,为市民新增减税74亿元,带动社会消费增长。国务院办公厅《专报信息》头条刊发了我市减税降费惠企利民的经验做法。
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促发展效能加倍释放
充分发挥平台聚合、杠杆放大作用,让聚财资源充分涌流,发展引擎更加强劲。
拉动有效投资快速增长。发行政府债券311亿元,增长40%,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发行和使用进度均比财政部要求期限提前1个月。综合运用预算资金和债券、基金、PPP等“市场化”政策工具做大“资金池”,精准对接今明两年111个重大项目投资需求,深化财政金融合作,集中支持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创投风投中心异军突起。牵头成功举办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出台国内创投风投行业体系最全、扶持力度最大的促进创投风投发展“青岛十条”,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吸引全国、全球资本加速聚集。今年已有350多家创投风投机构在青岛完成工商注册,新注册创投风投基金170只、认缴规模211.6亿元。
助企惠企政策持续加力。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比例提高一倍,将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资金使用费率降低一半,帮助约2200家(次)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担保贷款70亿元。争取国家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项目落户李沧区,获得中央资金3000万元。为1238家(次)政府采购供应商清退投标、履约两项“押金”3231万元,变账户“沉淀资金”为企业“流动资金”。推动实施科技产业培育和企业技术改造两个“倍增计划”,助力1600多家高潜力科技型企业驶入成长“快车道”,支持6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注入发展“新动能”。安排4.6亿元,增长77%,支持全市集聚22.4万人才,为企业增添新活力。
集中财力保障民生,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提升
坚持保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决不打折,预算安排民生支出1137亿元,占总支出的七成以上,增长3.4%。
多措并举稳就业。将企业稳就业社保补贴由“三险”扩大到“五险”;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的50%;面向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最长36个月的就业补贴;放宽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申领条件,降低政策“门槛”。
补齐教育短板。安排教育资金25亿元,改善城乡办学条件,重点向平度、莱西等经济薄弱地区倾斜,支持建设1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60所幼儿园。
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将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并相应提高大病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等医保待遇;建立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连续15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全市近110万人受益。
提升住房保障水平。筹集资金33亿元,支持启动棚户区改造29245套(户),实施住房保障6342套(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89户;安排3.2亿元,保障市区4300万平方的居民供热并实施23.59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为困难群众发放冬季取暖补助3334万元。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年安排脱贫攻坚财政专项资金3.8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1个,帮扶带动贫困户8722人,补助中高职贫困学生740人,实现贫困人口扶贫特惠保险全覆盖,改造提升9000多户贫困户居家环境。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安排200亿元,支持轨道交通、新机场高速连接线、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停车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推动胶州湾大桥降费,一类客车单次通行费用下降40%左右。
提升财政服务管理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好“铁算盘”,管好“钱袋子”,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狠抓作风建设,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预算单位。
守好财政资金“绩效关”。全面启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首次对38个部门56项资金开展绩效运行监控,首次对4个部门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首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当“评判官”,对现行支持企业发展的51个政策文件、98项政策条款进行全面评估,聚焦十五个攻势实施“重构式”整合,实现财政资金投向和绩效的最优化。统筹整合16个部门70多亿涉农资金集中支持乡村振兴,提升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效能。
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针对服务意识、工作效率、担当作为、资金监管等方面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办事快、环节少、服务好、少说‘不’”的原则,率先实施“4+11+N”(“4”是4项综合性重点服务事项,“11”是11项具体财政业务,“N”是动态调整业务)流程再造。推行“三出三进”(出机关、出会议室、出文件堆,进区市、进部门、进现场)工作法,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建立财政服务“三零四一”工作制度,“三零”指实现政策推送“零距离”、普惠政策“零申报”、资金兑现“零跑腿”,“四一”指实现业务经办“一岗受理”、解决问题“一体并联”、工作落实“一办到底”、自动服务“一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