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何去何从?

2018-10-14 17:23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对教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人都在试图作出回答。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教育布局,使得教育成为人工智能席卷的另一片热土。2018年8月,首届智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在主题发言时提出,人工智能有可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领域就是教育。人工智能到底会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又该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教师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对教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人都在试图作出回答。

一种是取代说

爱因斯坦说,“我反对把学校看作应当直接传授专门知识,以及在以后生活中直接用到的技能的那种观点……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知识放在首位”。因此,教师若是仅以增加学生知识存量为目的而强调传授知识,就成了重复讲授、批改等机械灌输式工作的知识搬运工;若是仅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目的而开展全部教学活动,就成了应试教育的卫道者。此类教师在人工智能面前毫无战斗力,迟早会被机器取代。当前中国、美国、日本等国正在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考机器人,如果机器人能在各科考试中超过多数人类考生,那么强化应试教育的教师们,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概率更会大大增加。

第二种是不可取代说

2017年BBC基于剑桥大学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研究基础,分析了365种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被淘汰率”,结果两个职业以0.4%的低概率,成为世界上最不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一个职业是酒店管理者,如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著名的大堂经理,另一个职业就是教师。

那么无法被取代的教师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可以借鉴下电影中的教师形象。在全球观众心中熠熠生辉的经典教师形象中,有《死亡诗社》里和学生们纵情朗读“船长啊,我的船长”的语文老师基汀;有《心灵捕手》中帮助数学天才克服童年阴影的心理老师西恩;有《放牛班春天》里用专注和热情改变孩子生活的音乐老师马修;有《地球上的星星》里用爱心感化自闭症孩子的美术老师尼克,等等。这些教师所处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学科不同,却拥有明显的共性:具有强大的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人情练达;极富同情心,对他人真心实意地扶助和关切;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满创意和审美。这样的教师,他们的位置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第三种是人机协同共生说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曾撰文分析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自动命题和批阅作业的助教、自动诊断学习障碍并及时反馈的分析师、个性化智能教学的指导顾问、帮学生发现自身特长的规划师、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助手等12种角色,而人类教师,就是要与人工智能共同协作,各司其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与竞争。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

其实无论哪种观点,对于技术的争议并不大,国际媒体、技术专家和教育学者都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在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发出要提前应对和思考的呼声,而看似截然不同的三种结论,却是在使用同一个标准来判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那就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不会自带标准答案,但是没有人会说,要培养只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否则,岂不成了犹太民族教育格言中“背着书本的驴子”嘛?翻看我国多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能看到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字样,既然要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教师就没有理由不率先努力,按照期望学生学习的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否则又如何能培养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学生呢?

美国硅谷中心Los Altos(洛斯阿尔托斯)有一所创新学校——布利斯特许学校(Bullis Charter School,以下简称BCS学校)。它是谷歌、英特尔等公司的CEO和高级主管们的子女曾经或者正在就读的小学。该校之所以受到众多硅谷创新大牛的青睐,不仅是因为该校课程极具特色,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各年级均采用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STEAM教育等学习方式,学生的创新表现和考试成绩均领跑整个加州地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该校的办学理念和师资团队培养理念,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备受推崇。

和很多中国的优秀校长一样,BCS学校创校者之一的婉妮·赫西校长特别看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她不仅要求BCS学校的学生们通过每学期每节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4C能力、硅谷精神和全球化思维等,她更强调该校教师也要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的确,今日之教师,唯有以期待学生成长的方式来自我学习,才可能培养出适应明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条与学生成长方式相同的并行之路。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

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将思维方式转换为期待学生具备的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发现,人们获得成功不仅是由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模式影响。在德韦克看来,思维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它们体现了人们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要想让学生具备成长型思维,教师就要先行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固定型转换为成长型,视能力为通过努力提高而非与生俱来固定不变,视挑战为成长机会而不能刻意避免轻言放弃,视反馈为改进机会而非针对自己的个人偏见,视失败为宝贵经验而非怪罪他人气馁不已。

人工智能可以给学生提供强大的知识图谱、个性化学习路径等,但是不会带给学生思维转变过程中的真知灼见和躬行示范。人工智能是通过存量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却无法获得新思维,而人类通过思维转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第二,要具备期待学生拥有的能力:核心素养、“4C能力”等。

在全球新一轮基础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改革中,欧盟将核心素养分为个人发展、社会融入、经济生活三维度;澳大利亚提出七种核心能力;美国强调培养21世纪技能,其中为人熟知的是“4C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跨文化理解和全球意识;中国则提出了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主的核心素养组成框架。

由此可见,各国对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已给出明确定位,对未来社会人才能力组成形成了基本判断,那么教师教育的定位自然要与此保持一致。期待学生具有交流合作的能力,那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否根据合作题目,组成教研组定期交流?期待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那么教师能否对当前已有课程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有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期待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那么教师能否先让自己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并付诸实践?

人工智能可以为某一学科的知识学习提供灵活、精准、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但是无法为人才培养打造综合发展的能力框架。而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导向,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依据所在。

第三,使用期待学生学习的方式:跨学科、与真实世界关联等。

学科整合已经成为近几年全球教改的趋势之一。无论是已开展多年的项目式学习,还是最近几年成为热点话题的STEAM教育,都是努力让学生理解跨学科知识互相之间的联系,实现深度学习而非线性孤立地学习。比如BCS学校让五年级小学生“为没有足够降雨的地区提出种植粮食解决方案”,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的“‘互联网+’统整项目”的系列课程,江西吉安石阳小学的作文和自然科学的“联姻”教学等,都是打通学科之间原本的界限,建立起知识与真实世界的关联。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很多教师缺少多学科整合的教学经历,心存畏惧,故而学校主管需花大力气,鼓励并帮助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实现合作学习,因为没人擅长所有学科和所有技能,只擅长某个学科的教学不应该成为拒绝跨学科教学的借口,既然学生在学校里要学习所有学科,那么教师就要先成为跨学科学习的榜样,才能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里比机器更有智慧和学习能力的人。

2018年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远不止以上所列。溢于纸外的内容,每一名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自问来判断:“今天,我正在为中国培养2035年和2050年的中坚力量,我在培养要与人工智能协同生存,且能驾驭新技术的人才,那么要求学生具备的思维、拥有的能力,我达成了吗?”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