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走进孩子的心只需要“一米”

2018-03-25 15:56 中国教育报

摘要:作为母亲,同时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发现,一米之内的距离会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

女儿一一今年6岁,已经能够独立洗漱,可每次让她一个人在卫生间的时候,她总是喜欢不停地呼唤我,让我到她身边去。因为家务琐碎,我常常会鼓励式地应付。

这天,女儿又呼唤我,也许是职业习惯,我很想知道孩子这样做的原因,以及家长怎样做,她才会真的获得满足。

于是,我悄悄走到卫生间门口询问女儿:“一一,你希望我回答你问题的时候,离你近点还是远点?”“近点!近点!”我慢慢靠近她,当接近一米时,女儿突然主动扑进我怀里,脸上有了笑容。

作为母亲,同时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发现,一米之内的距离会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例如:鼓励她快速起床、控制她看电视的时间,对于这些非她本意的行为,几米之外的大声督促远远不及近距离的轻声提醒效果好。恰当的教育距离除了对教育起作用,是否会对孩子有其他影响呢?我打算做一个小实验。

第一次游戏实验,我选择了大班35名幼儿,这个班的孩子们都认识我,游戏的氛围很不错。当我说要和他们玩一些游戏时,一个个都很兴奋。我问:“孩子们,请问,当你看《熊出没》正开心时,妈妈在厨房叫你关电视,你能立刻做吗?”“能!”孩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集体回答,而事实上,前期家长问卷,我已经知道孩子们聚精会神看电视时,是最难执行父母口令的。考虑到能否得到真实答案,我决定更换策略问:“孩子们,当你看《熊出没》时,你希望妈妈说话时走到你身边说,还是在很远的地方说?”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孩子回答“走到身边”,因为这样讲话听得更清楚。

瞧,孩子们开始和我主动沟通真心话了。为了进一步完成实验,我开始让孩子们做“游戏”,我在教室设定了3个选择区,分别代表对答案的3种选择。然后开始情境提问,幼儿根据答案,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跑进去。

第一个情境:当你有要求喊妈妈时,你希望妈妈在哪里?A.看不见的地方回答你;B.看得见的地方,但有点远(2米之外);C.走近你(1米左右),能看见表情。

35名幼儿的选择是:34名选C,1名选B。选B的幼儿这样告诉我:“在远处也能听见,走近了,有时候会挨批评!”选C的幼儿则表示:有大人在,他们更愿意做事;心里甜甜的;不害怕;不无聊……

第二个情境:当你因为玩游戏或玩玩具失败了,心情很糟糕,家长在远远的地方安慰,你感觉怎样?A.生气;B.更生气,难过;C.会好受,不生气了。

35名幼儿的选择是:8名选A,24名选B,3名选C。当我模仿成人,走近安慰:“宝宝,没关系,我们再试一试,一定会有办法。”并伴有拥抱、抚摸肩膀等小动作时,孩子们立刻笑容灿烂。鹏鹏告诉我:“抱抱我,我会觉得心情很好,不生气了。”诺诺说:“妈妈看着我,我觉得很舒服,没那么生气了。”

第三个情境:当妈妈或老师等成人和你说话时,你希望是什么姿势?A.站着和你说话;B.蹲着和你说话;C.和你坐下来说话,面对面或者并排坐。

35名幼儿的选择是:3名选A,2名选B,30名选C。选择“站着”的孩子这样告诉我:“站着说完了,我就可以玩!”选择“蹲着”的孩子说:“大人蹲着的时候比我矮,我不害怕。”选择“坐着说”的孩子都表示:坐着温柔,而且最好坐着时手拉手,或者并排坐着时要搂着。

我在7个班都做了同样的实验,统计结果显示:共243名幼儿,98%的幼儿希望大人能在一米左右和他们说话,其中24名幼儿希望大人能走到身边安慰他们,并能看到大人的脸;199名幼儿希望坐下来说话,并渴望有肢体动作。

通过这样的实验,我发现,“一米”是走进孩子心门的教育距离。这里的“一米”当然不是绝对值,而是孩子口中“很近很近,能看见笑脸”“能摸到手”“能摸到妈妈的脸和头发”的距离。

和我女儿一样,许多3—6岁的孩子都会有各种“烦人的小毛病”,比如不停地哼哼、发脾气等,其实大多的原因是幼儿需要大人的关注。如果此时,大人能停下手中的工作,花几分钟去拥抱一下他,陪他说几句话,换来的会是孩子的安全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通篇多处提出“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有安全感、信赖感”,由此可见,何种方式才是孩子最喜欢的谈话形式,还得听听孩子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尊重个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