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那些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2018-02-28 15:00 商第一课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爱孩子是养育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内心都需要的情感,而且真正的爱不会让孩子变坏。

很多人下意识会认为,孩子得到的爱越多,就越容易被惯坏。事实上,爱孩子是养育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内心都需要的情感,而且真正的爱不会让孩子变坏。

我们常说的“惯”孩子,其实是爱的放大版,在爱里需要遵守规定的部分,我们可以再打破一点点;在爱里需要克制的地方,我们可以再超越一点点;在爱里需要高标准严要求的部分,我们可以再随心随性一点。比如:

希望孩子牙齿健康不让吃糖,是爱;

让孩子留住爱糖的天性,是惯。

保护孩子穿暖不感冒,是爱;

让孩子保留冷天穿裙子的权利,是惯。

教孩子学会一定遵守规定,是爱;

偶尔让孩子享受打破一点常规的快乐,是惯;

劝导孩子懂分享讲礼貌学习与人相处,是爱;

帮孩子留有他原本的自己的小世界,是惯。

本来爱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惯是再把爱放大到极限,不管孩子何时何地在哪个事情上需要支持,他都可以轻易的得到。

01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黄磊教育女儿的方式获得很多观众的认同,很多网友被聪明懂事的黄多多圈粉,纷纷求问黄磊的教女心经,甚至还有人建议黄磊:“快出一本书《黄多多养成记》,教大家怎么把女儿教得这么好”。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多多自然也是黄磊的小棉袄、心头宝,但他在教育多多时该严格时就严格,刚中带柔。黄磊这样解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他给两个女儿起的名字中,一个是慈,一个是爱,他说把慈爱放在心里,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

从黄磊的教育中可以看出,他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对于多多的教育,黄磊从不强迫多多做什么,而是问孩子自己喜欢做什么。他希望女儿做喜欢的事、与喜欢的人相处、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必力争成为少数,平凡而简单就好。

世界上的幸福家庭都相同: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爱孩子,然后孩子学会了如何去爱。再优秀的教育方法也抵不过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他教给两个孩子的是慈爱和宽容,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让孩子在被爱中学会如何去爱,在给予爱的同时感受世界的温暖。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家长都是希望给孩子全世界最好的,希望把自己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告诉孩子,然后让她去执行,但这样的爱是不健康的不健全的。孩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TA们应该有很多独立的一些东西,才能更快乐的成长,才能在成长的路上更积极向上。

02

教育孩子父母立场要一致。孩子思维的一大特点是比较“迷信权威”,包括父母、老师等在内的长辈,一般都在他们心中享有很高的权威,但前提是在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一致的情况下。

如果父母意见有较大分歧,而且这种分歧是公开化的,那就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了。如果父母意见不一,孩子不能谁的话都听,要么就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们、暂时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这样即使另一方持正确观点,所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必要先协商沟通,再将一致的观点传达给孩子。

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要让孩子感受到一个有爱、融洽的家庭氛围,否则细心的孩子很容易听出父母的意见有分歧,而且很自然地就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而拒绝听从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这样,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怎么可能健康发展呢?

03

被严格要求的孩子,短线上很容易赢过同龄人。可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以 “为你好”为由的过度克制,都会变成孩子成人后无法疗愈的心伤。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从骨子里会认为:

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出于自我保护,便把真实的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在避免灰尘的同时也隔绝了阳光。这样长大的孩子,对于爱的把握能力往往会矫枉过正。因为她们没被正确地爱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自己,更别提爱他人了。

有位优秀的女生曾在微博上写到:

我羡慕所有在坦然的爱里长大的小孩。像我这种从小到大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自己哭完自己擦眼泪的人,别人给得多一点就会惶恐不安,为了想要多一点点爱,又要去飞蛾扑火。

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人格,但同时也会觉得可惜。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而爱,恰恰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

得不到时就飞蛾扑火,得到时又诚惶诚恐。在爱里患得患失的成年人,他们的字典里缺这两个词:安全和平衡。

中国的父母,素来内敛,不会在言语和肢体上对孩子表达爱意。唯一的出口,就是行为上的体现。

可还是有许多父母,因为害怕惯大的孩子没出息,“理性”地关闭了这一出口。

这是一代父母的认知局限,也是一代孩子的隐痛。

04

听朋友说,他有个朋友一 一母亲早亡,又自小家贫,所以从认识起,她就一直带着两个标签:“单亲家庭”和“贫困生”。

可她身上,完全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自卑、自怜、自怨、自艾,相反,她很开朗,也很热情。

对于家中单亲、贫穷的状况,毫不忌讳,说起来云淡风轻;有时朋友们物质上的帮助,她也会坦然接受,真诚道谢。

有一次,她讲了一件儿时的小事,朋友听了触动很大。

那次有个亲戚来家,拿了一小包糖。亲戚走后,父亲把一小包糖都塞给她,然后带她下地干活。那一整天,她都坐在树下吃糖,后来舌头发疼吃不下了,就把剩下的糖,都剥了糖纸泡入水中。

父亲收工时,她正在拿糖水倒地上吸引蚂蚁,于是嗔怪了一句:“臭丫头,宁愿喂蚂蚁也不知道给我吃一块啊!”

她说:“那时我真是不懂事,都不知道主动分享一块给爸爸吃。”

她说这件事时的语气是自责的。可她的表情,却格外的温暖柔和,似乎回到了过去的情境之中,变成那个被父亲宠溺着的幸福小孩。

听完这个故事,朋友说自己忽然找到了一一出身贫苦却能豁达平和的原因。

因为“惯”,因为父亲从小无条件的爱,让她的内心丰富而充盈。哪怕贫穷,哪怕单亲,来自父亲那份深沉又直接的爱,就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个被爱包裹着惯大的人,有着充足的爱的库存,所以内心充实,没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影响,心态平和坦荡。

在爱里成长的孩子,会幸福会快乐,而在惯里中长大的孩子,还会更自由。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