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爸爸去哪儿了?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真正的“陪”孩子吗?

2018-02-22 17:03 光明社教育家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衡量一个家庭,物质与财富足够重要,情感联系也必不可少。小孩子的眼里,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爸爸的肩膀。

很多人通常以为,一个人受过很好很好的教育,获得了很高的文凭,或者在某一方面成绩突出,他就很成功。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不少做父亲的会一刻不停地埋头于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和事业中去。忽然有一天才发现,自己拥有了知识和金钱,但却不会生活。

其实,情感的维系,比起金钱更需要时间。工作总有牺牲,挣再多钱的父亲,如果不给家人陪伴,也不算优秀。

衡量一个家庭,物质与财富足够重要,情感联系也必不可少。小孩子的眼里,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爸爸的肩膀。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爸爸下班很晚回到家,累并且烦躁,进门发现五岁的儿子在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什么问题?”

“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假如你一定要知道,我一小时赚20美元。”

孩子得到答案,沉默几秒后,又问“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很累,生气地把孩子赶回了房间。

一小时后,冷静下来的父亲走到孩子卧室,向孩子道歉,他猜想孩子可能只是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才问他要钱。

“抱歉,我想我刚才对你太凶了,这是你要的十美元。”

孩子接过钱,向父亲道谢后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些弄皱的钞票,整理好一起递给了爸爸,说“爸爸,我现在有二十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晚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孩子的思维很单纯,既然时间换来金钱,那么拿钱应该就可以换取父亲的时间。

“我很幸运,你和别人的爸爸不一样,没有任何人的爸爸能够总是去公园。”剧情片《爸爸去哪儿了》里的这句台词,道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

残酷的现实是,爸爸的陪伴,珍贵而稀有。

前两年深圳一中学初一年级的家长会,家长收到一份特殊的成绩单。成绩单上是孩子给每位家长打的分。

在所有答卷中,爸爸的得分普遍比妈妈低,还有七位爸爸在及格线以下。七位爸爸中有五位都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另两位是常年工作在外地,没办法回家。

可能每位爸爸收入都不少,工资所得也尽数花在了家庭开销、孩子补习上。但残忍的是,钱不等于幸福感,孩子眼中,不陪伴的爸爸依旧不达标。

欣欣今年十三岁,是深圳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她从湖南来深圳的时候才刚刚6岁,在她的记忆中,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和爸爸一起吃晚饭了。

欣欣的爸爸是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副总裁,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每天欣欣放学后,总是自己和妈妈、保姆一起吃饭,吃过饭后自己做完作业就睡觉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有时候,早上起来,看到门口有爸爸的鞋子,知道爸爸回来了。但是,她上学时间早,爸爸还没起床,又不敢吵醒爸爸,只好自己悄悄走了,以前周六周日的时候,还可以在家里碰到爸爸,但是现在,连周六周日也看不见爸爸的影子了。

欣欣知道,爸爸妈妈其实都很爱她,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爸爸太少在家的原因,妈妈的脸上总是很少见笑容,也不和欣欣一起说笑玩耍,只是对欣欣说,爸爸这样拼命工作也是为了家里好,爸爸把欣欣将来出国读书的钱都存起来了,将来欣欣一定能够出国读硕士读博士,为爸妈增光。欣欣听了这些,眼里透出的是一片渺茫。

今年除夕的夜晚,也刚好是欣欣的生日,欣欣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吃年夜饭,晚上十点钟的时候,妈妈为欣欣端出了为她准备好的生日蜡烛。点燃了生日蜡烛以后,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催着欣欣对着蜡烛许愿,欣欣却一直对着那些跳动着火苗的蜡烛发呆。家里人觉得奇怪,大家还在不断地催她,却发现她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过了一会儿,欣欣才慢慢地对大家说,她没有许愿,妈妈追问她为什么,欣欣回答说:“因为我知道许再多次的愿也没有用,我的心愿就是爸爸以后能够多陪我吃几次晚饭,多在家里呆些时间,让妈妈高兴一些,可是,这个心愿我已经对着蜡烛许过几次了,有用吗?”

欣欣说完这些话以后,就一转身跑进了里屋,餐桌旁顿时一片寂静。欣欣的爸爸则是一脸尴尬的表情。

一个称职的优秀的父亲最重要最可贵的是要给孩子以浓浓的父爱。如果说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那么父爱就像滔滔江河推动着孩子的“独木舟”历经艰险,奔向那辽阔的大海。父爱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孩子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

对于女孩,父亲除了是自己的榜样之外,还是她尝试与异性相处的最早且最佳的人选,女儿在同父亲的接触中,知道了男女的差别,了解了男人的所思所想,感受到男性的阳刚之气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在父亲宽广的胸怀中,女儿感到踏实、安全,有信心面对一切,全无对男性的陌生与恐怖,长大以后,在充满异性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交友、恋爱,她也会游刃有余。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广州中山大学与学生有一次精彩的对话。谈到业余生活时,他说:“我非常重视家庭,重视妻子、儿女,周末希望可以和他们一起郊游。”

是的,所谓的 “成功人士”,如果是一个连家庭都经营不好、连子女都教育不好、对自己的家人付出十分有限的人,其“成功”的意义何在呢?

无数的事实证明,孩子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就会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反之则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而营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气氛其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父亲手上,做父亲的热情、幽默、机智、大度、活力、爱心、富有生活情趣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催化剂。父亲对孩子的抚爱和关怀,势必会毫无遗漏地流入孩子的心田,深深印在孩子的心间。爱,是永远也不会被忘记的。根植于“亲子情深”基础上的家庭教育,其作用力也许是其他任何一种家庭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最亲的人对他的珍视与骄傲,“我是父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种感觉非常好。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就叫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陪孩子”,是要陪出孩子的“自信”、陪出孩子的“良好习惯”、陪出孩子的“责任感”、陪出孩子的“兴趣”,总之一句话,要陪出孩子“做人的积极性”来。

■陪男孩子做“游戏”,陪女孩子“臭美”。父亲与孩子游戏,游戏往往带有竞争性,可培养孩子的竞争性和创造性,并发展孩子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臭美”不是贬义,也不是坏事,是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父亲与女儿共同创造美,可培养女孩的审美观,从而倡导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的不同角色的人文价值观。

■陪孩子共同学习。无论孩子在校学习怎样,父亲切不可听之任之,要让孩子多讲、多说、多汇报。数学要讲算理、讲方法、讲新发现;语文要朗读、背诵,要说独特的体验,要体现人文感情。虽然不倡导从头陪到尾,孩子的独立性还是要培养的,作业的检查、书写的认真否,父亲一定要负起责来,并且选取其中一、两个问题,让孩子表现,从而培养孩子的深入思考习惯与自信自强精神及做人处事的责任感。 

■陪孩子一起外出。包括外出运动、旅游、走亲访友等,总之利用一切契机,有一个与孩子共同参与、一起交流和享受的环境时空,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环境的熏陶,享受美、发现美,从而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热爱与创造的原动力,提高孩子的素养与人文思想。 

■陪孩子关爱生活。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人和事,与孩子对话和沟通。父亲要用长远的眼光和自身的修养影响孩子、教育引导孩子。让他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在心灵上得到了人文价值的营养。

父母只有用“心”、用“行”来与孩子良性互动,才能开创孩子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