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教师研修启幕 聚焦教育管理心灵赋能
摘要:炎炎夏日挡不住求知热情。7月14日至16日,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与管理能力提升专题研修在青岛蓝谷财富管理培训中心正式启动。35位班主任及管理干部齐聚一堂,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沉浸式“充电”。
炎炎夏日挡不住求知热情。7月14日至16日,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与管理能力提升专题研修在青岛蓝谷财富管理培训中心正式启动。35位班主任及管理干部齐聚一堂,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沉浸式“充电”。三天时间里,齐鲁名师王海霞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关注心灵,以爱赋能——中职院校教师心理赋能与压力管理》的深度工作坊、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黄欢老师以“化育浸润,立德树人”为主题带来《班主任建班育人策略》专题讲座、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副主任殷树凤教授则聚焦职教转型痛点带来《纲要引领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深刻分享。
开班仪式上,外事学校书记刘宇虹深刻阐述了此次研修的核心价值,为全体参加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和管理干部们做培训动员。她指出,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教育者、校园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其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这一“双师角色”的定位,凸显了职教班主任的独特使命。本次研修通过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实践调研等多元形式,为班主任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课程,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力、管理力与生涯指导力。刘宇虹鼓励教师们在专家讲座中学有所成,为提升育人实效储能蓄力;在实践调研环节带着问题意识参与,将产业前沿动态转化为生涯指导的鲜活资源。
淄博市工业学校正高级讲师王海霞以“体验式工作坊”形式开展课程,用“手脑协调操”开场激活身心,围绕“自我赋能”展开核心内容。 她提出“人性本善是生命向上的原生力量”,引导教师进行“优势探索”,互赞闪光点,让在场教师收获“被懂得”的感动。“自我钻石清单”环节中,教师们书写并宣读个人优势,全场回应“是的,你是的!”针对情绪压力,她阐释情绪是中性能量,需转化而非压抑,演示“觉察-面对-接纳-感恩”四步转化法,通过角色扮演让教师感受情绪软化。还引入“正念呼吸法”与“心流”理论,指出教育应创造让学生进入心流的体验。 结合萨提亚“冰山理论”,她剖析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通过案例强调教育需有“整体系统观”,看见学生背后的故事,以爱触及改变核心。
“用真诚浸润心灵,用智慧点亮成长。”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黄欢老师以“化育浸润,立德树人”为主题,带来班级管理与师生关系构建的专题讲座。 黄老师结合三十年班主任经验,以生动案例拆解班级治理密码:从女生班“小团体”暗中观察班干部的微妙博弈,到学生“踩点到校”背后的心理博弈;从“一支棒棒糖”激发的集体荣誉感,到毕业前全员参与拓展训练的凝聚力蜕变。
她强调,班主任需“夯实专业道德,做学生精神关怀者”,通过主题班会、常规管理、家校联动三重抓手,让班级成为“共生共长的共同体”。“班会课不是自习课,而是德育主阵地,”黄老师特别提到,每周的常规反馈与主题教育需结合时事热点,用鲜活故事替代空洞说教,让教育“润物细无声”。
作为教育部第 9 批长三角名校长、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副主任殷树凤教授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经验,聚焦职教转型痛点带来深刻分享。
殷教授直指当前职教三大核心挑战:其一,生源结构面临 “先升后降” 的断崖式变化,据数据预测 2032 年将迎来低谷,倒逼职业教育从 “规模扩张” 转向 “质量突围”;其二,AI 技术冲击课堂,他提及某案例中 AI已能独立承担教学角色,警示教师需转向培养 “AI 不可替代的能力”—— 复杂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其三,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企业抱怨学生不会实操,学校困惑教什么”,根源在于培养方案脱离市场脉搏。
结合 3 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 次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实践积累,他以德国巴伐利亚州职业学校为例:一所学校 1903 年的木质黑板仍在使用,彰显 “教育本质的坚守”;而厨师专业以 “能做 300 道菜” 为毕业标准,时间灵活跨度 2.5 至 3.5 年,则体现 “标准清晰的灵活”。由此强调:“教育不是创新的狂欢,而是回归本质 —— 培养能解决真实问题的人。”
本次研修班一行还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实地探访跨境电商产业前沿,开启“职场课堂”。 研修期间,老师们每晚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建设管理的小组交流,教师们围绕案例研讨策略,为实践育人聚智,让研修从理论到实践更完整、更丰满。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课程尾声,外事服务职业学校副校长姜封祥引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在总结中升华了研修意义。他呼吁老师们以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真正“看见”学生与自己,在日常沟通中关注底层渴望,在专家智慧中汲取教育管理方法,在产业一线中明晰育人方向。
青报教育在线 姜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