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挖人大战愈演愈烈 “孔雀”缘何“东南飞”
摘要: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长江学者公示名单,共有463名建议人选,其中特聘教授148名,讲座教授51名,青年学者264人。
“在高校人才抢夺中,东部高校尤其是一线城市高校与西部高校相比,在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原有办学基础,三者叠加在一起后,优势显而易见。”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说。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长江学者公示名单,共有463名建议人选,其中特聘教授148名,讲座教授51名,青年学者264人。
这其中,头顶“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杰出青年科学家”等帽子的高校教师很快成为了各个高校间争抢的重要目标。在这场比拼财力的“挖人”大战中,一些中西部的大学被挖得伤筋动骨。
“挖”走人才就是掘“命根”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曾在教育部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呼吁过:“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比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兰州大学最近几年流失人才严重,顶级人才方面,科学院院士离开了4位,工程院院士1位,长江学者2位,其他教授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才都被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重点高校挖走,严重的人才流失让这所百年历史名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西北政法大学网络政治研究中心教授张爱军则认为,“挖人”大战并没有从总体上提高学术水平,只是让学术发生转移。
“人才只有合理流动,才能实现科研人员自身的学术价值。有的地方学术环境不好,影响个人发展,自然流动最好;教师的平衡分布是学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权力运作的结果;天价年薪只要能实现个人的学术价值就没有什么可非议之处;改遍"挖人"态势,需要从整个国家教育制度来考虑,提供良好的教育制度环境。”张爱军说。
张爱军进一步解释,解决“挖人”大战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教育生态,让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物质是基础,但物质并不是第一位的。那些真正有学术追求的人,并不把物质看成是第一动力。但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生态让那些有学术追求的人健康成长。
东部高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十三五”期间,在继续保障“长江学者”计划中对中西部高校实行条件单设、同等优先,支持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实施好“西部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此外,教育部要求中西部高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和优势,加快形成办学特色优势,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
“大家的重点要转移到以上方面来,而不是将学校专科升本科、职教转普教、特色变综合。以后来商量这三件事,请大家免开尊口。”陈宝生就曾明确表示。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十二五”期间,“一省一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使14所高校获得了56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支持1012名中西部高校领导走出国门开阔视野,“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重点面向中西部地区参加全国统考的农村籍考生实行定向招生,近5年间累计招收学生27.4万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当前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陈宝生表示,“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继续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两个重点开展工作,强化人才、体制机制和投入三项保障,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西部高校更需多方改革
为了防止一些高校人才的流失,2017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更是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如何才是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在个人层面,人才从西部到东部,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与能力,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这自然是理性的,是合理的。
因此,要让西部高校的人才留下来,甚至要引导东部高校的人才向西部流动,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首先,西部高校要提高人才在学校发展中极其重要的认识,加大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待遇,改善办学环境,创造人尽其人的氛围,爱才惜才。其次,要改善西部高校的区位劣势,国家应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或额度,以此缩小西部高校与东部高校的经费差距,从而为西部高校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以及在办学经费上均提供有力的支持。”董天策说。
不然,由于西部地方政府财政往往难以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东西部高校的经济实力只能越来越大,从而使西部高校在竞争中永远处于劣势,让引导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合理流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再有,要加强高校负责人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交流,西部高校党政一把手,要尽可能从东部高校调任,带去先进发达的办学理念与管理办法,有力地推进西部高校的各项改革。不然,西部高校改革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一时还难以改革,势必严重制约西部高校的发展。”董天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