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青岛入选4个
摘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将在切实推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等方面发挥哪些示范作用?这些内容不能错过↓↓↓
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将作为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个重要观测指标,团队成员在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具体都有哪些高校团队入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随小编一起看全名单↓↓↓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将在切实推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等方面发挥哪些示范作用?这些内容不能错过↓↓↓
1. 坚持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推动高校教师团队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潜心教书育人。坚持教育教学为先,全面实行教授给本专科生上课的制度,推动高校教师团队将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进学习质量评价制度,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3. 推进科研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高校教师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提供有力支撑。
4. 优化社会服务。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支持高校教师团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知识价值增加。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动高校教师团队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为治国理政服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增强国家思想文化软实力。
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宣传、教育、治理并举,建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以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契机,大力宣传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注重感召,加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教育融入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营造氛围,潜移默化。完善高校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强化师德师风考核,体现奖优罚劣,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6.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机构。以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抓手,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完善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促进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体发展,提高育人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7. 改进教师管理评价。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以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支撑,改进高校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8. 进行表彰奖励。教育部将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颁发牌匾和证书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和研修培训活动,展示团队建设成绩,交流团队建设经验,比学赶超,提升团队建设水平。各地各校也要遴选成绩突出的高校教师团队进行表彰奖励,按要求择优推荐参加今后“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
9. 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将联合中央媒体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进行集中宣传,讲好师德故事、宣传育人事迹、弘扬科研精神、展示服务成绩、彰显团队特色,感召引领各地高校教师团队建设。首批认定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要及时将团队建设进展情况报送至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事迹材料要求客观真实、生动鲜活、图文并茂。各地各校也要加大对成绩突出的高校教师团队的宣传力度,浓厚团队创建的舆论氛围。
10. 促进持续发展。教育部在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观测指标,团队成员在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各地各校也要在教学奖励、科研立项、人才计划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团队可持续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