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教书表面上是怎么上课,骨子里是我们跟孩子的关系

2017-12-28 07:48 新校长传媒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如何调用学生的“明白”来理解老师的“明白”?除了营造一个契合儿童认知的教学情境,架起转化的桥梁之外,关键得让孩子们友上我们、爱上我们。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如何调用学生的“明白”来理解老师的“明白”?除了营造一个契合儿童认知的教学情境,架起转化的桥梁之外,关键得让孩子们友上我们、爱上我们。

朋友、知音、爱人

教书,是啥回事?你答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这些都是书上的。今天我谈一些亲身感受,从朋友、知音和爱人这三个温暖的词说起。

首先,三者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给它们建了模,用模型来解释。

我把人看作容器,容器里装满“明白”,也就是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明白”,有些可以用语言说出来,有些只能唱出来、画出来,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所有的表达,都是为了让别人理解我们的“明白”。

朋友,能用他的“明白”理解我的“明白”。他所能理解的部分越多,友谊越深。比如我拥有的“明白”是1,能理解0.1 的是普通朋友,理解0.5 的是闺蜜,理解度上升到1,就是知音了,他能从头到尾明白你的“明白”,这大概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

但是请注意,人的“明白”是处于成长中的,稍有变化,两个人的“明白”就未必相融。所以,知音通常是一瞬间的交辉,是绝唱,是一个临界点。

你可能想,知音都到1了,那爱人岂不爆表?其实, 爱人和以上两种完全不同。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清空了,你没有自己的“明白”,成了空白。

恋爱里的人经常互相撒娇,撒娇都是不讲理的,但是双方都很享受,觉得撒娇的那个人怎么都好。爱人就是,即便你的“明白”我统统不明白,也会以你的“明白”为我的“明白”。如果有人愿意为你这样做,那就非常珍贵。

教书的两种基本类型

说透了这三种关系,再来说教学。归根结底,教学也是一种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种是“自然早于人”,这类知识存在于自然界中,自然显现,是人对自然的解读;第二种是“人一定早于自然科学”,这类知识由人类根据需要,用语言规定出来。

对第一种知识,小朋友会有一定的“明白”,他上小学时,已经六七岁了,但这种“明白”和老师的“明白”不一样,我们得把他们的“明白”改造成我们的“明白”,这是教书的第一种类型,改造型教学。

第二种知识因为是人为规定的,小朋友上学之前没有经历过,这个知识对于他来说是空白。老师的任务是把我们的“明白”灌进他的空白,这是教书的第二种模型,灌输型教学。

小学教学都离不开这两种基本型。上课前,一定要弄清楚,你的内容到底是属于小朋友的“明白”还是“空白”。

比如,奇数和偶数是数学意义里的“明白”,而孩子的“明白”是单数和双数,他自己在生活中懂得的,我们得把他改造过来。又比如,“质数就是它的约数只有 1 和它本身”,这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是一片空白,我们就要把质数的概念灌输给他们。

小学阶段,遇到的大多是第一种情况。

我曾经上过一节“平均数”的课。我们都知道,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平均水平的虚拟数,它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重要统计量。可是,你怎样让三年级小朋友明白:代表性、虚拟性和统计学意义呢?

我编了一个故事:

学校要调查一下同学们跑得快不快,身体好不好。一个二年级小朋友回家让爸爸帮他测了一下:60米的短跑,小朋友第一次跑了15秒、第二次14秒、第三次12秒、第四次10秒、第五次14秒,回来填表的时候他犯愁了:60米我通常下来要跑多少秒呢?

通过这个情境,学生自然瞄准了找“能代表这5次跑步成绩的数”,为平均数具有“代表性”做了一个心理铺垫。我的问题来了。

师:他先填了15秒,又把15秒给涂掉了。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小朋友怎么想的?

生:这是他所有成绩中最差的。

师:这个最慢的交给老师,他甘心吗?不甘心啊。于是,他就填了一个10秒,但一会儿把10秒也给擦掉了,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生:10秒太快了,不敢填!

师:对,10秒太快了,万一跑不出来怎么办?多不好意思。那么请问小朋友们,最后他会填多少呢?

生:14秒。

师:对!为什么?

生:最多,他跑出两次14秒。

师:14秒出现的次数最多,但他甘心吗?

生:好像还是不甘心。

师:为什么? 14秒还是偏慢。明明还跑过10秒,12秒的成绩,那怎么办呢?

生:15秒偏慢,14秒偏慢,10秒偏快,12秒也偏快,13刚好不快不慢,正好代表他的水平。

师:问题来了,同学们。13秒正好,但是他敢填吗?

生:不敢。

师:为什么?

生:没跑过。

—— 没跑过!

虚拟性就出来了,而这个数能够代表他的一般水平,有了意义,也就成了数据。我们把有这两个特征的数,叫做平均数。

在这个案例中,最快最慢、偏快偏慢、代表水平都是学生的“明白”,“代表一组数平均水平的虚拟数”是老师的“明白”。我怎么调用学生的“明白”来理解我的“明白”?

答案是用材料,用案例给孩子提供思考的空间。孩子们在15、10、14、12 中摇摆,最后出来一个13,这是思考的序,是时间概念。思考就是这样完成的。

第二种教书类型是灌输法,把我们的“明白”灌进学生的空白,一定要灌得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灌到小朋友欲罢不能。什么意思?灌输的通道有五条——眼、耳、鼻、舌、身,一般老师只用眼、耳两个通道,那种灌是不饱满的、不酣畅的。

你要不断变换通道,开拓通道,小朋友接受得才好。

备灌输法的课,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明白”是什么,然后确定学生真的是空白,接着选择灌的材料,也就是通道,最后确定通道的先后顺序。

师德是“术”下的“道”

现在要考考大家,这两种教学类型分别对应了之前建立的哪种模型?

改造的前提是让学生成为我们的朋友,他们就能用自己的“明白”理解我们的“明白”;灌输的前提是学生爱我们,那你怎么灌他都觉得好,否则,你怎么灌他怎么躲。

所以,提高教书水平有两条路走,一条路是“术”,另一条是“术”下面的“道”,这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教书,表面上是我们怎么上课,骨子里是我们跟孩子的关系。

在小学里,孩子天生爱老师,但是到三年级、四年级时,你就要拿点真功夫出来让他们崇拜你,这样他们的爱才会持久。当然,要让他们爱我们、友我们,首先我们要爱他们、友他们。

现在老师们普遍不喜欢讲师德,一讲起师德就是“全国师德楷模爱学生爱到废寝忘食,爱到自己的孩子发烧也不管,爱到身体很不好......”其实师德并非如此。

我工作的第三年,一名学生对我说:“俞老师,我回家老是说你好,爸爸问我好在哪里,想了一个晚上,也想不出你好在哪里。”我一听急了,刚要抢话,小家伙问了三个问题,我到现在都记得:

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带病坚持上课?我说没有,我那年 21岁,哪有病?

第二,你有没有备课到深夜,窗前还亮着明亮的灯?我说没有,每天六点半睡觉。那时候工资低,选择了节俭的生活方式。

第三,你有没有把我们留下来补课到天黑,天上下着瓢泼大雨,你一只手撑着雨伞,一只手打着手电筒,送我们回家?我说没有。

小家伙说:“你看,所有的好你都没有。”然后她头一低,自言自语:“我怎么就觉得你好呢?”一瞬间,我想起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到这里,教书是啥一回事,我想大家都明白了:让学生友我们、爱我们,让我们值得学生友和爱。有了这些,教学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