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一定不要带孩子看《芳华》

2017-12-19 15:44 家长公会

摘要:近日,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上映,票房口碑很不错。借着周末,小编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赶到影院时有点晚了,扫了一眼影厅,已经坐了八成满,隐隐觉得有点儿异样,过了一会儿才恍悟过来:观影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近日,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上映,票房口碑很不错。借着周末,小编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赶到影院时有点晚了,扫了一眼影厅,已经坐了八成满,隐隐觉得有点儿异样,过了一会儿才恍悟过来:观影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而不是预期的中年人专场,最令我诧异的是,居然有很多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了。

为数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们,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偌大的电影院里,手上还捧着爆米花和可乐。

但是,《芳华》并不是一部适合孩子,尤其是低幼龄孩子观看的电影。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

有两点原因:

这部电影从尺度上来看,不适合孩子

影片中战争戏一开场就是一个人被炸成肉酱,之后又是陷入沼泽、火烧活人的场面。冯导想让大家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可贵,所以这段战争戏力求真实地还原战争之残酷。放眼望去,屏幕里尽是残肢断臂、血浆四溢。

果然,在连续几个血腥镜头之后,就听到孩子大哭:妈妈,我好害怕!然后各种哭闹,劝说……无限循环。

很多家长在观看暴力的战斗片、武打片、恐怖片时,都没注意避开年幼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不以为然:“不就是电视剧 / 电影吗?孩子看过就忘记了”,或者说:“孩子知道是假的。”

事实上,这些血腥暴力镜头带来的刺激,会长时间在孩子们的记忆中萦绕不散,不仅容易导致孩子睡眠做噩梦,还会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不安全感。

四年级以下的孩子,对世界尚未有清楚的认知,很容易把电影中的场景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更为严重的是,暴力的场景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长久的影响:孩子会学会攻击,甚至,以暴制暴。

这部电影的背景以及题材,也不适合孩子

严歌苓是一个擅长精准地捕捉人性之恶的天才作家,她对人性之恶的揭露,像用刀剜下自己身上溃烂已久的脓疮,锥心之痛中伴随着酣畅淋漓的痛快,恶心并快乐着。

但是,一个心智未开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到这一点的。

小编年幼时期,曾在家里的书架中翻到了几部严歌苓的小说。看了《天浴》、《倒淌河》后,虽然当时并不能理解书中的意思,但是那些场景的压抑,仍让我堵心难受了很长时间。

《芳华》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在全面压抑“人”的一面的集体主义时代,爱和欲都是被压抑的,善良更是功利主义的牺牲品。

上世纪70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男少女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某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

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萧穗子四个不同出身、性情各异的少女,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年轻漂亮,因缘际会下,在文工团这个集体里朝夕相处,为以后谋一个美好前程。

男主刘峰,文工团里的活雷锋,对每个人都无私帮助,可是他这么好,大家感激涕零了吗?没有!那些被刘峰帮助过的人,从习以为常到冷眼相待,从背后嘲笑到落井下石,甚至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在他心上踩上一万只脚。

就像影片中的一句台词:

“人品有什么用?什么叫好人?我们这些女人作为情人的那部分,对好人是瞎着眼的。”

电影里,郝淑雯对萧穗子说,是时代太操蛋,教我们把背叛当正义。

刘峰最终被下放,手臂丢在中越战场,经济拮据、生活卑微、癌症病逝等一系列的悲剧,似乎连贯完成,没有来得及刻意地雕琢人生,命运已然支离破碎。

有人说:芳华是对人性的嘲弄与讽刺,也是无能为力的妥协。

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人看了惆怅,好人没有好报,善良被人轻践和伤害。

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说,我再也不想做一个好人。

成人尚且如此,那么,咱们的孩子呢?他们看到这部电影之后,是不是也不想再善良下去了?

这几年,社会上确实发生了很多负能量的新闻:3名学生扶摔倒老太,反被索要10万;622杭州保姆纵火案;以及,最近正在审判的江歌案。

江歌心碎的母亲

人人都说好人难做,好人没好报……可我们就能因此教孩子不做一个好人了吗?

若孩子眼中的善良之光泯灭,那这个世界才是真得没救了。

我给大家讲一则故事吧:

一位禅师河边打坐,突然听到河里有异样的声音。他睁开眼睛一看,有一只蝎子正在水里垂死挣扎,禅者顿生恻隐之心,他伸手把它捞出来,却被毒蝎子蛰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了挣扎的声音,睁眼一看,蝎子又掉进水里了。他又把它救了上了,结果他的手又被蛰了一下。

路人不解,就去问他:“蝎子蛰你,你为什么还要救蝎子呢?”

禅师回答说:“蜇人是他的本性,救他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他的本性而改变的。”

善良是一种选择,同时亦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对于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他们已经对世界有了稍微的了解,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

此时正是塑造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家长如果不正确引导,那些负能量的信息很可能引发孩子的困惑不安,甚至扭曲孩子的心性。

所以,我不建议孩子看《芳华》,因为剧中揭露的人性之恶,不利于塑造孩子们的三观。

孩子小的时期,需要以人性之善来引导成长,就像孩子小时候一定要读很多童话一样,小时候积攒很多善良,长大以后才能面对世界的各种困难。

孟子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这才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底气和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