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24.8%应届生入职一年就换工作 90后的需求是啥

2017-12-18 16:02 工人日报

摘要:有人力资源机构针对1160多家企业应届生流失率调查显示,通常社会整体年流失率为18%左右,而应届生第一年却高达24.8%,也就是说,每4名应届生中,就有1人在入职一年后跳槽。

放下教鞭三年后,25岁的刘芳又重新执起教鞭,只是任教的学校从河南换到了天津,如今她再次萌生去意;考上公务员前,27岁的李小明辗转更换过两次工作,但他却说:“跳槽这件事,我是很慎重的”;大学毕业后,22岁的张牧野一年内跳槽三次,尝试了四份工作……

有人力资源机构针对1160多家企业应届生流失率调查显示,通常社会整体年流失率为18%左右,而应届生第一年却高达24.8%,也就是说,每4名应届生中,就有1人在入职一年后跳槽。

如今,“90后”已经是职场新生力量,用人单位是否真的了解“90后”的需求,是否能更好地留人留心,值得关注。

我和他们的关注点不一致

2012年,21岁的刘芳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回到老家河南省安阳市某县的一所高中任教。

“工作没多久我就发现,我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刘芳回忆,学校里接触的人基本都是“妈妈级别的”,价值观差异很大。同事们关注的内容和她完全不一样。“办公室平时谈论的都是婆媳关系、养儿育儿之类的话题,多数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我看来无所谓,对她们却是天大的事。就这样,越听越烦。”学校里很多老师是过去中专毕业,拥有本科学历的她感觉“不受重视”,并且,“县城所提供的平台,也就那么点儿。人际关系复杂,即便你付出努力很多,各类考核却不占优势。”

对此,张牧野深有认同。2015年7月,22岁的张牧野从南方一所211院校毕业,在北京一家媒体从事纪录片编导工作。“拍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纪录片,是我的兴趣所在。 我自己希望能拍一些挖掘人性的、偏艺术性的纪录片,而领导考虑的则是点击率,要抓人眼球,剧情要狗血。” 考虑再三,张牧野还是向领导提交了辞职申请。彼时,他刚刚过了3个月的试用期。

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兴趣点,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让部分“90后”与“70后”、“80后”管理人员不合,认为自己在现有平台上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导致他们离职的重要原因。

智联招聘在今年2月份发布的《2017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职场白领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的比例最高,为77.8%;“80后”、“70后”、“60后”则逐次降低。

对此,就业服务专家赵家强认为,对于辞职的行为不可以以偏概全,辞职并非“90后”职场人的专有属性,也不是所有“90后”专有的,还是要因人而异地看待这个问题。

缺少足够的职业规划和认知

但是,也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指出,“90后”之所以在工作后,才发现工作环境不如自己预期,导致大量离职,是因为他们缺少足够的职业规划和认知,而这,不能“全怪‘90后’。”

2011年大学毕业的李小明,由于考研、考公务员双双失利,只得在北京一家房地产企业谋得一个行政工作。“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临时上个班,将就一下。”后来,他又去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秘书。屡屡考试失利和更换工作,使得他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要不要有个职业规划。

“上高中时,老师和家长只关心你考上什么级别的大学,并不关心你学了什么专业,以后要去做什么,大学里面也没有人讲这个。”从一所211院校冷门专业毕业的余女士,如今更换了多个工作,却没有一个与本专业有关。“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从事那个行业,就是为了能上重点大学,进了不喜欢的专业。”但是,从事其他职业,又没有相应专业的学历背景,这让她碰壁连连,缺少足够的专业能力,哪个职业也没做好。

没有规划,缺乏专业能力,更缺乏对不同职业面临工作、生活压力的认知。张牧野换了工作,每月工资不到6000元,三分之一要用来交房租,而租的房子距离上班地点需要1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喜欢做的工作收入太少,给钱多的工作自己又不喜欢。”辞职之后,他又去专注于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媒体,“工资将近1万元,他们的样本文章我也能写。”但是,只做了一个月,张牧野又感觉到了新工作的压力,自己对餐饮行业缺少足够的认识,不得不再次离开。

刘芳最终离开了安阳,回到北京一所211院校读研,毕业后去天津武清区的一所学校任教,又一次萌生了去意。她曾去天津市区听课,看到在市区学校教书的朋友经常参加各种交流、比赛,而自己却机会寥寥。“学校周边生活不便利,收个快递都要去2公里外的经营点取。月工资3000多元不够用。”

跳槽,其实是为了改变

“我们其实不是跳槽,而是选择改变。”刘芳说。毕业4年内换了3份工作的李小明,最终几经周折,找到了自己的新下家,通过公务员考试,在北京市国税系统当了公务员。他想,自己无论如何,要在30岁前完成职业规划。

而张牧野还在“漂着”,他从互联网媒体跳槽去了互联网金融公司,最终又跳到了门户网站。他发现,和自己一样“跳来跳去”的人很多,但并非每一次跳槽,都获得了工作能力和职位上的提升。未来,他给自己想的下家,是自己创业。

“我们不会像父辈一样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但是,大家隐隐约约地也在考虑问题,我们工作的地方,大家平均年龄不到30岁,那等我们过了35岁,还有职场竞争力么?”余女士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沈建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0后”频繁换工作的原因很多,既有伴随新行业、新职业出现,年轻人乐于探索和尝试的原因,也与年轻人的择业观以及用人单位有关。但他也指出,没有目的的频繁跳槽会影响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人才技能的提高。

“一些有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年轻人也不断跳槽换工作,一方面说明企业中的人才成长环境有问题,另一方面说明制约人才流动和成长的机制体制依然存在问题,例如户籍限制等,年轻人只能通过不断换工作,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工作。” 沈建峰建议,年轻人要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勇于尝试,但切忌心浮气躁;而对企业来说,应当注意人才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