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裸考进入高校是否成为历史?
摘要:在2017教育家年会上,北京十四中校长张琳、中科院副教授康小明、《现代教育报》副总编辑罗德宏、《自主招生内参》主编、爱培优联合创始人李立勋围绕新高考改革对学校的影响、学生考上高校方式多样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2017教育家年会上,北京十四中校长张琳、中科院副教授康小明、《现代教育报》副总编辑罗德宏、《自主招生内参》主编、爱培优联合创始人李立勋围绕新高考改革对学校的影响、学生考上高校方式多样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康小明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占比较低,裸考几乎还是进入高校的唯一依据。李立勋则认为,原有高考制度是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制度,尽管裸分不会成为历史,但会越来越难。罗德宏从落后贫苦地区的视角出发,认为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学生竞争力在减少,学生在信息来源、综合素质、选拔方式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
新高考对学校的影响及疑惑
作为新高考2017年北京试点学校,北京十四中校长张琳认为,新高考改革对学校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选科给学生带来的选专业、填报志愿的思考前置;二是教师需要迅速适应新高考变革,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三是学校如何做好课程设置是个难题。
“新高考实际上有很多抢占先机的事,这么多信息夹杂在所有人面前,很多人会力不从心,这是事实。”张琳说,学校面对高考时有两点疑惑,分别是没有行政班后的考试,还能不能保持有行政班前的考试成绩,和是从高一开始发现学生潜能并放大按专业培养重要,还是顺应大学正在改革的大类招生重要。
在罗德宏看来,新高考最大的变化是考验学校和学生的选择力。他考察发现,学生的兴趣与选考科目、未来发展方向是不完全统一的,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也会影响学生的选择。
新高考改革下,裸考进入高校是否已成为历史?
唐小明:自主招生占比较低,裸考几乎是进入高校的唯一依据
作为高考制度坚定的拥护者,康小明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高考不会被取消,仍然是进入高校的主要途径,主要原因有三点:
国外仍然有类似于高考的考试,如美国SAT考试。但国外高考与国内高考有着核心区别,首先,国外考试主要考察学生最基础、最底层的语言和数学能力,物理、化学等内容不会被考察;其次,国外高考成绩只占录取权重的35%,而中国高考成绩几乎是100%。虽然自主招生成为进入高校的重要候补通道,但在2595所高等普通院校中,仅有90所高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所以裸考几乎还是进入高校的唯一依据。
二是高考的本质是选拔性、竞争性的测评,校长、老师、学生追求高分是天经地义。
三是高考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关系。“现在中国很多发明专利都有水分,不是孩子自己搞的,而是父母掏钱找中介公司申请的。”唐小明认为,高考将逐步取消这些可以作为自主招生报名的依据,高考是最公正的,长期不会消失,学生一定会追求高分。
李立勋:裸分不会成为历史,但会越来越难
李立勋说,虽然裸分不会成为历史,但会越来越难。原有高考制度是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制度,他很高兴看到这几年除高考分数外,还有作文比赛、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方式助推学生进入清华北大。他建议,学生在关注高考分数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发展,激发特长,在兴趣驱动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罗德宏: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学生竞争力在减少
“以前在县中和比较好的乡中,还偶尔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但是近些年县中乡中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非常少,我自己的这种感觉非常明显。”罗德宏感叹说,这种现象和目前原有生源的流动和录取规则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高考改革下的多元评价。不管是自主招生,还是三位一体,在进入基础教育阶段不断拓展招生比例时,对于县中乡中等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地区,学生竞争力在减少。学生在信息来源、综合素质、选拔方式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
贫困落后地区如何破局新高考多元化录取?
康小明认为,学校和学生应该先对自主招生的本质有一个了解。他说,这些高校在招生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相通的,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潜能。
李立勋建议,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科;其次,对于贫困县来说,要打破信息障碍,多关注考试招生方面的政策,然后结合自身定位,更大地发挥特长。
在新高考改革中,多元化的录取方式映射出国家需要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人才,而不是像以前教育产生的千人一面,新高考改革是摆在所有学生和学校面前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