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暑假之重 烧钱的旅行团、夏令营、暑期班
摘要:或许,家长们应该问问自己的孩子:“你想过一个怎样的暑假?”
“你的孩子暑假花了多少钱?”这个暑假,家长们见面多半会问。暑假过半,各种烧钱的旅行团、夏令营、暑期班还在继续,“盼望开学”成了家长的心愿。
烧钱项目一:海外游学
家住上海的朱女士刚刚带两个女儿从英国参加完夏令营回来。14天,22000元人民币,只是大女儿参加夏令营的费用。加上一家人来回机票、她和小女儿在外住酒店的费用以及其他各种开销,超过14万。
这家号称有40年历史的原汁原味传统英国寄宿式营地除了英文课程,还有各种户外拓展、皇家礼仪。习惯了住大别墅、出门住五星级酒店的孩子第一次尝试跟别人合住一个十几平米的宿舍,最开始心理肯定有落差,但后来孩子适应得不错。
这种“接地气”的“吃苦”锻炼让朱女士觉得还算有收获。此外,孩子在夏令营中认识了不同国家的同龄人,还被训练“皇家礼仪”,诸如安静吃饭、文明如厕等各种细节,朱女士都认为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女士说,孩子所在的国际学校,每到假期孩子们都会去某个国家旅行。通过旅行一方面增长孩子见闻,也能密切和同学的联系,如果什么都不参与,孩子难免有被排斥之感。
像朱女士家这种实现财务自由的家庭在中国并不是多数。她基本每年都会让孩子出国两三次,二三十万的费用在她看来“很平常”。而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日益增加的寒暑假开销,越来越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朱女士女儿参加的这种海外夏令营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海外游学”,多半由国内旅行社策划,多为欧美国家,名校点缀是必备招牌。
针对中小学生,十天半个月不等,按人头收费,吃住行下来,三万不算少,五万不算多。许多脱不开身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报一个这样的旅行团,开阔眼界之余,也让孩子从小立下上名校的目标。
今年暑假刚开始,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自媒体上热传,文章中的女儿过一个暑假要35000元。
其中,去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请阿姨照顾,5000元;再加上钢琴课、游泳班、英语、奥数、作文培训费,这位在广州企业当高管、月薪三万出头的妈妈,一月收入竟负担不起女儿的暑假,引起热议。
其中的大头就是美国游学。有的家长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去海外游学?去美国溜一圈就能学好英语了?将来就能上美国名校了?
如果不能认同,那么对北大、清华门口的暑假游排队长龙是否能够理解?外地的学生来北京一定要去北大清华,中国的学生去英美,一定要去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美国名校云集的波士顿每年夏天中国游学团之多,可见一斑。
随着中国人有钱了、热衷于走出国门,海外游学这些年变得越来越盛。从国际学校到公立学校,从一线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开学后“你都去哪些国家玩了”成为同学间的热门话题,这让只在国内旅行的同学都不好意思。于是有的家长咬咬牙也要让孩子出国开开眼,虽然明知没什么用。
烧钱项目二:暑期班
除了出国游学这个大头,报班也成了暑假花销的另一大开支。在某自媒体一项《你家孩子暑期消费总额是多少?》的调查中,选择5000元到10000元占52%,10000元到20000元占25%,20000元到30000元占9%,30000元以上占13%。
毋庸置疑,参与这个选择题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数量不等的暑期班。暑期班又分两种,以体育、艺术特长为主的兴趣班和以语、数、外等学科知识为主的辅导班。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网球、舞蹈、画画、钢琴……有的是平时上着暑假继续,有的是暑假突击学习一项技能,时间都得连续半个月左右。而这些班只要随便上两三个下来,基本上就达到5000元了。
其他五花八门的暑期班还有领袖气质培训班、皇家马术、儿童高尔夫、名师教国学等,这些听上去就贵气的班价格当然也贵气,都以万计。这与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中产阶级想提炼孩子的修养有关,但是否能有相应收获,则因人而异。
虽然一半以上的家长选择了5000元到10000元这一“最低档”,但更多人表示怀疑,那些月收入不到5000元、10000元的家庭怎么办?我家孩子暑假就没花到5000元,我是不是对不起孩子?
家住北京的梁女士给孩子暑假报了八个班,除了语、数、外,还有跆拳道、羽毛球、绘画、钢琴、小提琴。当然,像语、数、外,是之前就在学,暑假有集训课,当然不能缺。其他兴趣课也不是同时上,但总体上无缝链接,保证孩子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地方去,刚好下班后去接。
梁女士说,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实在是家里没人照看孩子,如果是请阿姨来看着,人工费同样要五六千,还不如让孩子在各个班里呆着,也许还能有所收获,但相应付出的各类支出就是过万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国事直通车,补习班的热销与家长“弯道超车”的心理直接相关,很多家长把孩子暑假安排得满满的,希望孩子利用假期多学一点,走在其他孩子前面,这其实是教育的功利心理,但在中国当前环境下一时很难改变。
孩子究竟该怎样过暑假?
“孩子究竟该怎样过暑假”在20年前似乎不是一个问题。面对动辄价格不菲的暑假,很多“80后”、“90后”怀念自己吃着冰棍、在家看着《西游记》、出门疯玩的童年。而现在,小区里很少见到傻玩疯玩的孩子。
梁女士说,自己小时候放假了,姥姥家、奶奶家溜一圈,家里看电视、打游戏,临到快开学才狂补作业,进而惆怅“下一个寒假什么时候来啊”。而她的女儿常常问她:“什么时候开学啊,我都迫不及待想上学了。”
其实,每年夏天几乎都能见到海外游学、各种主题的天价夏令营、暑期班的报道,这其中固然有媒体周期性新闻热点,也不乏相关营销机构等幕后推手。
储朝晖提醒,家长应对此理性看待,对于选择多少钱的出游、报班,则应量力而行。对孩子来说,家长的爱和时间上的付出比金钱的付出更重要。但现在的情况恰恰反过来。家长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却没有时间陪孩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好事,但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决不等于花了多少钱。”储朝晖说,真正有意义的暑假是让孩子能自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现在的孩子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这值得深思。
或许,家长们应该问问自己的孩子:“你想过一个怎样的暑假?”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