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实践: 青岛初中生物学教学研讨会顺利举行
摘要:创新与实践: 青岛初中生物学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近日,在青岛市崂山区第三中学的自然生态探究园,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分成六支探索小队,他们在水塘边、菜园和林间穿梭,搜寻并识别各种植物类群。他们或蹲在水畔,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水生植物的细微结构;或在菜园中,辨认各种蔬菜幼苗;或在林中,寻找高大树木的果实,探索附着在石头和枝叶上那些神奇的生物。
“植物小导游”结合课本知识,向青岛市的初中生物老师们展示并介绍他们在自然中的新发现:轻柔的水棉、满江红和独特的水毛茛,虽然他们都生活在水中,但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植物类群。学校的菜园里可以找到草莓、火龙果、菠菜、小麦、韭菜等。校园中的银杏树、长有松果的松树也为探究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生动的探索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生物分类有了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物多样性和探索实践的魅力。
在崂山区第三中学王林老师的课堂上,植物不再是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学生们将课本学到的植物分类知识迅速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探中学”,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的热情和探究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这场别开生面的市级公开课是青岛市初中生物教学研讨会的重要一环。随后,崂山区实验学校张晓玲老师为全市骨干生物老师带来了一堂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开放课《从种到界——研发“烟草+”新物种》。她以研发“烟草+”新物种为切入点,巧妙地结合生物间的相似程度,通过植物体细胞融合技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物分类与物种研发的关系。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和实验,提出了将烟草与土豆、番茄、辣椒等植物进行杂交的方案,并为这些潜在的新物种制作了科学的“绿色护照”,详细记录了它们的分类、特性和潜在价值。
研讨会上,崂山区第三中学贾奎艳老师作了题为《指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的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崂山区第三中学如何响应新课程标准,开展大单元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提升核心素养。学校与青岛大学、北航青岛研究院合作,打造跨学科实践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关茜在对教研活动的点评中,对本次生物教学实践表示赞赏,她认为今天的课堂展现了真实探究活动、学生思维发展和数字化手段运用的三大优点,并提出了对探究活动深入、主题精准性和科学严谨性的优化建议。鼓励教育创新,期待教学实践的持续进步和完善。
最后青岛市教科院初中生物学教研员邹传龙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今天的两节市课和经验交流充分展现了初中生物学在教学方面的创新。王林老师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值得借鉴,张晓玲老师在数字化赋能教学上的创新亮点十足,贾奎艳老师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经验交流值得学习。另外,邹老师鼓励老师们要有成果意识,要将自己的教学思考转化为科研成果和论文,期待老师们将青岛的教育智慧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本次青岛市生物学教研活动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支撑。相信青岛市全体初中生物学教师一定会以此次活动和培训为契机,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为青岛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努力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