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如何助力学生成长?“平度经验”值得借鉴
摘要: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青岛共有11项案例上榜。其中,平度市教体局《构建“全”劳动教育模式,聚力打造“融合共生”劳动品牌》、平度市实验中学《AI劳动,让未来充满可能》劳动教育案例位列其中。
青报教育在线讯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青岛共有11项案例上榜。其中,平度市教体局《构建“全”劳动教育模式,聚力打造“融合共生”劳动品牌》、平度市实验中学《AI劳动,让未来充满可能》劳动教育案例位列其中。
在这里,劳动课程跟着节气走,学生在四季更迭中,感知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体味生命的成长韵律,收获热爱、尊重与包容;在这里,葫芦、葡萄等都成了“精”,前世、今生直观呈现,种植、加工变化无穷,最终成为一个个研究课题……作为青岛市第二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平度市正不断从课程、师资、场地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着力创新实践机制,探索“全”劳动教育模式,积极构建整体联动融合共生的教育新生态。
紧抓课堂主阵地,打造特色课程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前几年,一次小麦变麦秆事件,让平度市实验中学学生和教师们至今仍印象深刻。原来,成熟时节,种植园区的部分麦子被麻雀吃了,只剩下光秃秃的麦秆,惨遭麻雀糟蹋。
如何拯救小麦?在校级领导的积极响应下,信息科技和劳动组教师、八年级23班学生积极参与,打响了一场“种植园麦田保卫战”。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同学们讨论决定利用传感器预警,制作有声稻草人。只要发现不明飞行物接近小麦,传感器便会发出警报声,驱赶接近物,为小麦的成熟保驾护航。
“没想到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关联如此紧密。”老师们说。于是,“AI劳动”这门课程便诞生了。一时间,《成长的小麦》、《卓越的小麦》都成了课程内容,平度市实验中学学生探究AI劳动的热情被空前激发。
“课堂是主阵地。”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科劳动教育负责人李娜介绍,为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定位,平度市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实施“1+3+X”学段目标任务。“1”指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立“基础+特色+平台”的立体课程体系;“3”指小初高三个学段;“X”即全市各学校依托当地教育资源优势,建立特色劳动校本课程全覆盖。
在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强有力的指导下,平度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堂绚丽多姿,形成了平度市南京路小学《舌尖上的24节气》课程、厦门路小学非遗纸浆画课程、新河小学非遗草编课程、平度市广州路小学非遗剪纸劳动课程、平度市大泽山小学葡萄绿色种植等一系列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拓展实践基地,加强多方保障
“每一颗蔬菜成长的背后,都有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大雪刚过,平度市南京路小学雏鹰农场里一片翠绿,三年级孩子们悉心照料的大白菜喜获丰收。在劳动实践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劳动实践课——拔白菜。随着一颗颗白菜被拔出,大家欢呼雀跃,高兴地“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感受到了“收获”的来之不易。
“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不仅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老师们说。
据老师们介绍,这块雏鹰农场是平度市南京路小学为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劳动而专门规划,是孩子们了解自然、体验农业文化的劳动实践基地。而这也正是平度市推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打造特色校园劳动教育基地的缩影。
据悉,平度市近几年积极开拓“5+2+X”课内课外教育空间、校内校外实践空间。“5”指在校内开展的劳动;“2”指周末在家庭社会校外开展的劳动实践。在校内劳动教育上,建立了大泽山小学葡萄绿色种植田园、明村小学西瓜、蓝莓种植体验园、西关小学“悦耕园”等150余处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此外,平度市以社会实践为补充,依托“社会+教育”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充分挖掘并发挥平度市农业优势,与辖区街道协同共建全覆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段全覆盖
“10月-11月,学生徐荣泽在家长指导下,独立完成叠被、分餐具等家务劳动,劳动态度良好,熟练掌握该项劳动技能,存入3分,余额共计8分……”在平度市大泽山小学,学生在家长和班主任的见证下,将“财富值”存入“劳动银行”,作为学校评选“阳光少年”的基本条件。
“这一创新做法是从2019年开始的。”平度市大泽山小学教师刘韵认为,“劳动银行”是在劳动清单的基础上,赋予学生自主权,自主选择、自主商定劳动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
据了解,为解决劳动清单制度虚化、浅层次、表面化的问题,近几年,平度市中小学全力推动家务劳动清单的创新。不单单是家务劳动,李娜介绍,针对年龄段不同,各学校在低年级段开设相关家务劳动课程,成立家长劳动教育讲师团,加强习惯培养和劳动体验;高年级段则依托不同家长的职业资源,建立家长职业劳动讲堂,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体验的空间领域。
“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是根本。”李娜说。为此,平度市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学校建立学生劳动素养档案,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此外,平度市将每年5月份确定为劳动教育活动月,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完善市、校、班三级考评机制,推动“学生+同伴”“企业+社区”“老师+家长”等校家社多元评价,高标准打造学校劳动教育先行样板。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下,平度市劳动教育从“要我劳动”转变为“我要劳动”。2023年,在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美育劳育典型案例获奖名单中,平度一中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做法获评二等奖,实验中学教研组劳动教学创新成果获评一等奖,大泽山小学劳动教学创新成果获评二等奖,平度市多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
一系列成就表明,平度市劳动教育已然进入“特色发展、品牌建设、内涵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教育,在这里落地成长。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