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共绘智造未来!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成立

2024-12-07 14:23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12月6日,“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成立仪式”在青岛华文技工学校举行。此次共同体(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在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等格局进一步形成,为推动青岛都市圈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支撑。

青报教育在线讯 12月6日,“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成立仪式”在青岛华文技工学校举行。此次共同体(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在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等格局进一步形成,为推动青岛都市圈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支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委员、国家机械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青岛市人社局二级巡视员黄同华,青岛市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刘吉彩,山东省港口职教集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国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宋祥华,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二级调研员朱长涛等领导以及共同体成员单位领导、部分师生代表共380余人出席和参加了成立仪式。

“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是经充分调研论证、平等友好协商,由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华文技工学校牵头,联合我市中国船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洗护电器有限公司等20家智能制造中央企业、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企业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技师学院、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等14所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成立的,会上成功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

共同体(联盟)将以蓝色经济智能制造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为纽带,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以共同打造“五金”为抓手,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集聚社会力量,打造智能制造金专业、工学一体化金课程、开放式实践金基地、双师型金队伍、特色金教材,优化实习就业渠道,增强智能制造职业教育总体实力,促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为青岛都市圈蓝色经济智能制造行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蓝色经济智能制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品牌。

会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共建项目的签约和揭牌,取得了丰硕成果。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交通学校、青岛工贸学校、青岛华文技工学校等单位授予“港航人才优质生源基地”。

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授予青岛华文技工学校“工匠学院”牌匾。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草园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华文技工学校四方联合共建的“工业机器人实践中心”;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共同体(联盟)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与考核基地”;青岛海尔洗护电器有限公司与青岛华文技工学校共建“海尔智家实训室”等在成立仪式上成功挂牌运作。

会上还进行了冠名班订单式培养授牌仪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院、青岛圣爱眼科医院、青岛海尔洗护电器有限公司、青岛卫尔斯眼科医院、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企业为青岛华文技工学校24级12个冠名班授牌。

同时,会上进行了青岛华文技工学校引进企业大师和职教名师授牌活动。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全国劳模“皮进军工作室”,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鲁药工匠”、“山东医药行业首席技师”“杜守志工作室”;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市劳动模范“卢齐名师工作室”,齐鲁名师、全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传艳名师工作室”,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首批职业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刘桂美名班主任工作室”等授牌成立。

会上,青岛华文技工学校校长孙焕利致欢迎词,感谢各级政府、院校、企业领导专家对共同体(联盟)的大力支持,作为共同体(联盟)秘书长单位,将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支持、服务共同体(联盟)的发展。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黄同华,青岛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刘吉彩,山东港口集团党委书记、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国旺,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盖文东,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周燕娜总监等领导到会讲话,祝贺共同体(联盟)的成立并预祝共同体做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典范。与会领导对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委员、教育培训部主任、国家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特邀作了《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与会有关领导会前参观了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港口产教融合大厅。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共同培养满足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