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创新教育有哪些新动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听听他们怎么说→
摘要:10月15日,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暨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联合国的有关负责人和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代表等共约350人参加活动,就各国的创新教育情况展开交流。各国专家关注哪些创新热点?各国创新教育最新动态如何?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10月15日,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暨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联合国的有关负责人和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代表等共约350人参加活动,就各国的创新教育情况展开交流。各国专家关注哪些创新热点?各国创新教育最新动态如何?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制定宏观措施,迎接时代挑战
近日,2024年诺贝尔奖各大奖项揭晓,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这两大奖项同时垂青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引发热议。
“20年前,我们还难以想象现在智能设备能如此普及,接下来,人工智能还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这给我们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美国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倪军的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如何破局?青年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军。
近期,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兆信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就创新发展问题展开了调研。团队对2107所高校做了80万份问卷调查和90万字的深度访谈后发现,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愿偏低,创新生态、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氛围等是影响大学生创新成效的重要因素。
如何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对此,联合国副秘书长奇利齐·马尔瓦拉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对推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都制定了强有力的措施。
比如,去年,美国发布了《美国政府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支持联邦政府对关键和新兴技术制定国际标准;德国出台了《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作为联邦政府最新的科技创新顶层战略规划。中国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平台,系统探索创新教育规律,取得了显著成效。
“虽然各国战略侧重、发展特点不一,但在大学生创新方面仍达成了一系列的行动共识,比如构建大学生创新的国家支持与孵化生态、优化大学生创新的高校教学与实训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的个人素质与实践能力、搭建大学生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协作平台等。”黄兆信说。
打破学科边界,提升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许多专家提到的关键词。
倪军认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突破未来瓶颈的选择。
“未来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打开边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李佩诗说,“面临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况,我们要不被过去的传统观念和边界所束缚,打破学科边界、学习边界和学校边界,创造出跨学科、超越传统、跨越界限的教育环境,培养未来领导者、创新者和变革者。”
据介绍,202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了数量金融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合作开设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该项目重点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应对未来的全球挑战。
创新能力培养也成为北京大学关注的焦点。北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表示,北大着眼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供给侧思维和需求侧思维能力。
“未来要深入推进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让更多学生参与到高质量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学习与合作中,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既精专业又善管理的拔尖创新人才。”黄兆信说。
注重企业孵化,催化成果落地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加速,各国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越发重视。如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也成为各国专家探讨的主题。
活动间歇,一位参会嘉宾分享了“法国版硅谷”Station F的案例,获得众人称赞。Station F原本是破败的火车站,后由巴黎市政府买下,并将其纳入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中。他们把一座废弃火车站改造成了一个大型街区式创新孵化基地,并将其作为片区更新的启动器,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缝合、产业的催化、社区的活化,促进城市持续再生。
202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马克西姆·迪凯森凭借“变废为宝:绿色高效地将贝壳垃圾转化为高价值甲壳质产品”这一项目夺得大赛季军。“新加坡围绕企业孵化培育、能力提升、成长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人力资本开发、业务支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通过新加坡的创新服务,迪凯森受益良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布朗温·福克斯表示,学校实施了2024年的旗舰创业计划,为超过1万人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同时,学校支持女性创业者发展,已经帮助女性创业者建立了245家初创企业。此外,学校积极推进“全球创新着陆计划”,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优秀院校展开合作,寻求更多机会。
“要打通‘0到1’‘1到100’的创新链,必须深化与创新型企业的协作融合,发挥强耦合的‘双主体’作用,高校和企业应该打开边界,形成‘目标共识、人事共通、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说。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