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青岛四方实验小学“圆和杯”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正式启动
摘要:缤纷的时节,明媚的阳光。在这夏意渐浓的五月,为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青岛四方实验小学“校园学术节”系列活动——“圆和杯”教学成果展示正式启动。
缤纷的时节,明媚的阳光。在这夏意渐浓的五月,为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青岛四方实验小学“校园学术节”系列活动——“圆和杯”教学成果展示正式启动。
活动伊始,语文教研组长于晶晶老师带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的一篇知识性课文《海底世界》。于老师以大单元整体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海底探险”这一情境,以完成《海底小纵队》巴克队长交给的海底探险任务为总任务,贯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设计:“消除警报,潜入海底”“潜入海底,探寻‘珍宝’”“发现‘珍宝’,分享‘奥秘’”“拓展延伸,妙笔绘奇妙”这四个活动,借助科普视频,采用“先扶后放”的策略,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及语言训练,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全程情境的创设与任务巧妙融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级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眉老师展示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课堂上杨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参观水族馆的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具体形象思维好于抽象思维,所以在课堂上杨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小棒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直观感受“满十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个位满十个珠子用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独行速,众行远。每次教研都是一场诗意的修行,老师们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展了教学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前行方向。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愿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协力,向学而教。一路修行,一路成长,携手共谱教研新美篇,共促教学质量再提升。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