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不建议报考”指南,这样避坑
摘要:本文为大家总结了究竟哪些学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希望这个“不建议报考”指南可以成为更多学生和家长判断是否应该报考的依据。
高考是每一位莘莘学子的重要人生转折点,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奋斗到最后一刻,不过也总有一部分努力的同学不能如愿。于是有人听说了强基计划,被宣称“低分上‘985’高校”。但强基计划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有几类人如果盲目报考只会毁了十几年的努力!
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朋友只听说强基计划是一条“低分上名校的捷径”,并没有对强基计划进行深入了解就想着报考。但强基计划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有几类考生,如果对强基计划没有清晰的了解就盲目报考,反而会打乱自己原本的备考节奏和学业规划。
本文为大家总结了究竟哪些学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希望这个“不建议报考”指南可以成为更多学生和家长判断是否应该报考的依据。
01
不建议报考考生
高考成绩不匹配
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985院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如果考生本身高考成绩与39所“985院校”差距较大,那么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考生心态也有较大影响。
对专业有执念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专业就读,有些考生对强基计划专业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排斥。再加上强基计划特殊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如果是在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专业学习、研究很多年,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痛苦的。所以那些对专业有比较强执念,同时志愿专业又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就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了。
过度追求名校光环
强基计划招生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有些同学一味追求名校光环,想要借助强基计划做跳板进入“985院校”,被录取后再想办法转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管理学”等热门专业,这样是行不通的。
擅长考试,校测小白
在高考高分段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高考有着独特的心得,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目风格都得心应手。可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劣势:他们对于参加除高考外的考试时,心理素质较低,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虽然校测在总成绩中只占比15%,但真正能和其他报考同学拉开差距的,恰恰是这15%。
校测面试等考试,往往难度是大于高考的,甚至会出现一些竞赛同水平题目,没有过硬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优中选优的校测中脱颖而出,拿到录取名额。
缺乏科研精神、思维及研究性学习能力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要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决心。而在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中,这一点也会是重点考核项。因此,科学精神、思维及探究性学习能力也是判断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重要因素。
强基计划“不建议报考”主要为上述5类考生,也有同学可能觉得自己符合强基计划条件,但还是犹豫到底要不要报考,接下来总结了强基计划的优势,可以给大家是否报考提供思路。
02
强基计划报考优势
“985”院校“本硕博”培养
在现如今考研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强基计划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对于想在某一领域持续深造的同学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985”大学可以说是全国所有大学中最重要也最有实力的大学,这些学校无论是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还是学校环境都名列前茅,并且在日后的深造或就业中,也会凸显出巨大的优势。
学科特长生机会更大
根据以往同学的经验,在校测、面试等阶段,大多数为开放性问题,从基础知识衍生而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对真正有某一学科特长的考生正是机会,以往竞赛锻炼出丰富的自身经历和综合实力,在后续校测、面试中,竞赛相关经历知识作用更加凸显,更利于与其他同学拉开分差。如果相关赛事获奖,报名期就有一定优势。
国家重点扶持
从深层次上讲,强基计划肩负培养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力量的使命,对国家战略发展、高校选拔、高中人才培养、学生个人而言都有重大意义。强基计划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高校与中学更加重视,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发展机会,都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
温馨提示
当各位学生和家长了解上述内容后,也要注意到强基计划实行较为严苛的限报政策,要求以“限报1所高校+X个专业”的方式为主,在报名前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院校及专业。另外上文说到竞赛的优势,如果为了参加强基计划,竞赛需要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训练相关内容,在高考知识和学科竞赛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