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 高考

北京高校,集体“出走”!

2022-10-25 18:21 青塔

摘要:到雄安去!原校址办学空间小、教育部直属、行业类高校——这是首批计划到雄安新区办学的四所京校身上的共同特点。

近期,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相继公布了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新校区总规方案也即将亮相。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事实上,除了外迁雄安,北京高校向郊区拓展的脚步,也从未停止。

9月,首都医科大学发布新校区(校本部)项目的设计招标公告,吹响了向大兴新城进军的号角。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首批建设项目,则于10月初竣工,明年9月,这里将迎来首批8000名学生入驻。

随着各大在京高校的落子,京津冀地区的高等教育格局,或将悄然改变。到雄安去!原校址办学空间小、教育部直属、行业类高校——这是首批计划到雄安新区办学的四所京校身上的共同特点。

据统计,目前国内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平均占地面积约3200亩。相较之下,北京交通大学海淀校区(含家属区)的占地面积不足千亩,却承载了近3万名在校生

而北交大,还不是四校中最“袖珍”的高校。若刨除实验林场,校本部占地仅696亩(含家属区)的北京林业大学,将是全国校园面积最小的农林类高校,它的在校生,超过了2.6万人

狭小的校园面积,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生活多方发展:科研用地不足,需要在校外租赁实验空间;无法建设足够的食堂,只能安排“错峰就餐”;部分高校宿舍6人寝,或因床位紧缺,不提供研究生住宿……

拓展办学空间,外迁雄安已是必要之举。

根据各校的规划,四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均大于1500亩,是本部校园面积的2倍以上,极大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宿舍等用地需求。

除了“吃螃蟹”的四所高校,雄安新区对北京高校的吸引力,还在继续扩大。北京邮电大学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推进雄安新区校区建设”的雄心壮志,北京语言大学同样“考虑雄安新区办学计划”北京体育大学则于今年秋季学期启动了雄安新区规划筹建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此外,2021年5月,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介绍,清华大学雄安医院已经启动建设。北京大学官网则曾表示,光华管理学院将在雄安建立分院,并将在雄安新区建立一流的医学中心。分兵郊区

出走雄安之外,向北京郊区转移,也成为在京高校筹建新校区的“不二之选”。

2016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

在这之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均已在京郊布局新校区建设,逐渐构成一南一北两大教育组团。

而在文件发出后,吉利学院率先迁出北京,落户成都,原校区化身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并于2021年9月迎来了首批200余名学生。

与此同时,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相继启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式搬迁昌平校区,均取得了新校区建设的标志性进展。

2021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发布“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谋划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平谷校区)”。清华大学通州校区,则在随后的12月正式动工,建成后,五道口金融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两大学院将迁至这里。

随着首都体育学院加快延庆校区建设,首都医科大学计划投资69亿打造大兴校区,首都师范大学积极谋划良乡新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京高校“离开”市中心的进程,正不断加快。

除了布局郊区,不少北京高校也将目光放在了天津、山东等地,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目前已确定选址团泊新城,北京理工大学怀来校区则在2020年9月份全面动工,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也在顺利推进之中。

千年大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也是当下北京发展规划的重点。2021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文强调,“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压缩高等院校中心城区在校学生规模”。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将研究推进相关高校到郊区落地努力推进实现“区区有高校”的目标,并将推动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向大学城转型,完善配套设施。

2021年5月,《“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支持一批在京中央高校疏解转移到雄安新区”,则让雄安这项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新城计划,再一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对于急需“减量”的北京,无论高校打算如何离开中心城区,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城市病”、优化首都教育资源布局。

而“对于雄安新区来讲,这是一座未来之城,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个未来的高教之城。如果有一批跟它的功能匹配,能够真正扎根的高校,对于雄安新区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会有非常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谈到。

不过,已经远在郊区或打算建设雄安校区的北京高校,几乎都没有放弃校本部,而是维持多校区办学。

如何妥善规划不同校区的功能、与城市共荣共生,如何统筹两地办学资源,减少师生在校区流动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阻碍,也因此成为在京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必须谨慎作答的重大议题。

它们的回答或许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14亿人口大国首都的有序疏解,一次事关千万人的高校集体迁徙,一座未来“高教新城”的崛起,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我们需要做的,唯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