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 高考

一文快速读懂强基计划专业“数理化生”

2022-02-10 17:04 阳光高考平台

摘要:强基计划的初衷是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计划,其次才是选拔计划。

说专业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被列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的高等院校,均为实力强劲的大学,强基计划正是他们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培养措施,总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书院制。典型的比如清华大学设立五大书院,集中优质资源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管理。

2、导师制。北京大学实行“1+X”导师制,聘请院士、教授等任导师,每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博导为指导教师。

3、教学多元化。小班化教学、科研实践项目资源多,强化数理基础,开放特色优势课程,全面素质培养。

4、国际化培养。大部分学校有公派留学机会,可以参加国际项目和竞赛,接触国际尖端领域知识。

5、分流考核。每学期或学年进行考核,不合格将转入普通班、优秀的将吸纳进入强基计划。

6、专业限制。大部分学校不能选择转其它专业,但是可以转强基计划内其他专业。如清华大学指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录取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

7、本硕博衔接培养。清华、复旦、上交、华中大等很多学校明确指出可以本硕博衔接培养,或免试读研、或直博。

8、交叉学科培养。大部分强基院校不居限于基础学科知识教学,而是制订特殊政策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阶段选修和跨学校选修,提高学生的学科交融能力。

比如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张文彬告诉记者,“北大化学偏向基础研究,非常鼓励老师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并不做限定。就像法拉第说过的那样,基础研究如新生的婴儿,你并不知道他会有什么作为,但多学本领,也许他就会在将来派上用场。在学术上,我们强调百家争鸣,希望每个课题组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可以看到,在每一个系所,我们的老师都是从事着颇为不同的研究方向。”

其次,强基计划的初衷是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计划,其次才是选拔计划。所以专业的选择是摆在第一位的,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选择专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慎之又慎。要知道强基计划多是贯通培养,又不能转专业,一旦选择就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强基计划未来就业形势如何?

很多家长问,学了强基计划以后能做什么呢,出路是什么样?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锋说:强基计划是国家为一些亟需岗位培养人才的专门项目,而对于这些国家亟需的这些岗位,大家绝对不要愁没有工作机会,也不要愁没有报效祖国的机会,一定是未来的热门岗位。我们今天就是在为这些重要岗位来储备人才。

从长远看,基础学科研究的越深前途会越好,毕竟国家基础精尖人才缺口依然很大,最重要的强基计划是有国家政策倾斜支持的。

最后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推动科技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判断准了就能抓住先机。‘虽有智慧,不如趁势。’ 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                                         

下面是普通本科数理化生4个基础学科招生院校和通用介绍,仅供参考:

数学——自然科学的基础

数学类: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数理基础科学:清华大学

物理——析万物之理

物理学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应用物理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变来变去的学问

化学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探索生命的奥秘

生物科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化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21年在北京、山东和海南3省市要求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河北、江苏、福建、湖南、广东5省要求为:首选科目必须为物理,再选科目必须包含化学。其它地区仅招收理工类考生)、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

生物技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化学)、华南理工大学

生态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化学生物学:清华大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