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实验中学红色研修一:走进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让党性教育活起来
摘要: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胶州市实验中学党委,组织党员赴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追寻百年沂蒙党史,传承沂蒙红色基因,用沂蒙精神深化党性教育。
青报教育在线讯 党性教育如何有效开展?怎样提升教师党性修养?这是胶州市实验中学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4月10日,一场红色研修掀起了学校党性教育的学习热潮,在学校党委组织下,党员教师走进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重温抗战历史和革命事迹,感受沂蒙精神,以此锤炼党性,不断筑牢党性根基。
首日清晨,老师们早早集合完毕,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驱车4个多小时,顺利抵达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已近中午,老师们来不及修整,迫不及待地走进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等场所学习。望着这一幅幅再现历史的画面、一段段真实记录的文字、一件件先辈遗留的物品,许多老师驻足良久,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这片革命根据地上,还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山东省第一面党旗的来历、沂蒙红嫂张志桂抚育革命后代、32名沂蒙妇女在冷水中架起火线桥、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英勇抗战……这一串串血乳交融的故事再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和催人泪下的军民情谊,讲解员不仅数度哽咽,老师们也红了眼眶,教师单义委感慨道:“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更是中国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来到沂蒙红嫂祖秀莲的故居,老师们聆听了祖秀莲勇救八路军郭伍士的感人故事,抚摸着故居内的战时物品,老师们又一次湿了眼眶。在祖秀莲和郭伍士的墓碑前,老师们敬献花篮,全体肃立,表情庄重严肃,三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发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王舒感动地说道。
在第一天的研修中,教师充分感受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洗礼,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为党做什么?老师们对这几个问题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教师范守妍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计,举办这样的党员学习活动意义深远,党员教师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沂蒙精神赋能学校发展。
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之行是一堂生动的党课,4月11日,胶州市实验中学的老师们还将走进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继续追寻红色足迹,加强党性教育,不断激发进位争先、干事创业的热情。
青报教育在线 叶晨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