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高中

青岛39中研修二:解构核心素养,在大概念下设计单元教学

2020-08-19 20:17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7月30日,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年级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特技教师王春易,深度剖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思路。

青报教育在线讯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正全面展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在现有基础上要进行哪些突破和转变?7月30日,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年级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特技教师王春易,深度剖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思路。

解构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

一位历史老师的公开课,年级主任、教研员、普通老师、历史名师对这节课教学目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年轻的历史老师陷入迷茫……这是王春易亲身经历的一次听评课,这让她反思道,教学目标应该从哪里来?评价目标是否适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老师们对教学目标达不成共识?在她看来,虽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教学目标是有标准可依的,这个标准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学和评估的依据。

2016年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和2018年颁布高中课程标准,其中每个学科都凝练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前所未有的,它为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王春易表示,各学科课程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要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根据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来确定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

而现实中老师们对教材、教参、教辅的研究力度远高于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相对宏观,难以在课堂上有效落实。王春易表示,课程标准的定位是纲领性的、凝练性的、概括性的,具有导向作用,在使用时要进行细化和分解,转换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解构出每一年、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目标,再通过对一个个目标的达成实现核心素养的总目标,它是一个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过程。

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理念、课程的总目标、课程质量标准、课程结构内容四方面,在不断分析、挖掘内涵、统整的基础上,转化为课程具体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

以语文学科为案例,王春易介绍,将语文学习标准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维度的解构,每个维度再进行细化,如阅读与鉴赏分为“主旨与细节、结构与技巧、比较与延伸”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别设置数条小目标。例如“小说阅读与写作”这一单元设置了7个目标,分别是“主旨与细节”的第一条目标、“结构与技巧”的第六条……其他目标则在另外的单元里落实,整个高中学习将所有的小目标达成。

每个单元目标都是与课程标准相关联,课时目标则从单元目标解构而来。王春易表示,这些目标间有层级和逻辑关系,并与课程标准高度关联、环环相扣,这样核心素养才能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系统化的落实。

关注大概念的建构

确定教学目标后,接着要思考用什么知识来承载教学目标。王春易引入埃里克森理论,她表示,概念的建构反应学科本质,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日常教学要把琐碎、零散、具体的知识点,整合成抽象、普遍、永恒的概念。

例如《细胞的结构》一课,主要学习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但是单纯的知识并不能达成核心素养,在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理解细胞结构整体的完整、分工和协作,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观和系统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大概念建构内容框架,通过概念梳理学科内容,在此,王春易提供了一个教研组备课工具,一次梳理核心大概念——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熟悉的知识,在梳理过程中理清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是如何衔接的,哪些内容是最不重要的。

王春易表示,概念的建构需要给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学习过程的展开需要稍大的主题、项目、任务才可能承载,一个个知识点很难与核心素养建立关联。

课时教学向单元教学转变

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稍大的主题、项目、任务呢?王春易以《细胞呼吸》一课为例,传统课堂上老师通常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讲授-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联系实际”的流程,这样的课堂是老师引导学生做,学生的学习空间是不够的,应该由相对简单探究的课时教学向复杂核心任务的单元教学转变,突出知识应用。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围绕4个与细胞呼吸有关的真实问题展开,为学生提供切块拼接法合作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维度的量规等脚手架,学生借助教材、网络、实验器等资源展开学习过程。

课堂由关注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过程和意义,向探究有氧运动、美容风险、酿酒工艺、粮食储存、水果保鲜等内容转变。王春易表示,教材内容非常重要,但不一定是教学的起点,并非有了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可以随着问题的解决而生发出知识。

而这需要课时教学转向单元教学,通过列举了《植物的生存智慧》《拯救那颗桃树,还原校园生态》等案例,王春易总结道,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细化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课程内容所承载的价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实现学生学习的学习单元,而这能让学生实现深入、持久的理解,学会学习迁移。

此外,王春易还介绍了人类学习模式,学习过程是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与学生已有知识系统不断相互作用,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通过思维系统对知识获取影响程度的研究,王春易表示,只有开启学生的自我系统,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变成真正的学习过程,核心素养才有可能真正落实。

细化课程标准、整合学习内容、重构学习单元、探索学习过程,这些不仅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系统,王春易最后总结道。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