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高中

青岛16中研修二:研析选科与志愿填报,为新高考赋能

2020-04-21 08:57

摘要:把握双新内涵、厘清改革趋势、找准发展思路,青岛第十六中学的老师又对新高考下选科与志愿填报等内容展开学习。浙江大学招生处原副处长、博士生导师、山东招生组组长金涛,带来《新高考志愿填报、学科选择及高校招生》讲座,与老师们深入研讨新高考热点话题。

青报教育在线讯  把握双新内涵、厘清改革趋势、找准发展思路,青岛第十六中学的老师又对新高考下选科与志愿填报等内容展开学习。浙江大学招生处原副处长、博士生导师、山东招生组组长金涛,带来《新高考志愿填报、学科选择及高校招生》讲座,与老师们深入研讨新高考热点话题。

选科需关注报考专业、知识体系和选考人数

选科不仅影响在高考中能否占据有利位置,更关系着学生在高校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通过回顾老高考文理分科、录取方式、竞争关系等内容,金涛首先引出新高考所带来的问题和变化。想要在新高考竞争中取得优势,选好科、选对科可以说尤为重要,金涛表示,需要考虑高考分数、报考专业、个人擅长、选考人数、中学优势等诸多因素。

尤其是计划报考的大学专业,例如有的大学专业只设置选择物理学科的要求,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物理和化学的知识,有的考生为了拿高分,如果只选择了一科,进大学后该专业的学习往往进行不下去,导致挂科,严重者甚至影响毕业。金涛列举了大学里以物理、化学和生物为基础的专业,他表示,目前80%的工科,要具备物理和化学的知识体系,所以想读工科的学生选择物理+化学的组合的最为稳健的。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金涛分析了山东省和高考改革第三批7个省的考生的选考科目、单科选考人数占比、选科组合平均占比等数据,他总结道,选择文科组合的人数多,但专业适合少,招生人数少,所以竞争激烈,而纯物化生的组合对专业选择有利,但对高考不利。通过选科数据和改革趋势,金涛预言,物理会成为今后选择人数最多的学科,选择政治学科的人数会进一步下滑。

在对浙江新高考认知变化的基础上,金涛建议山东考生,在限制物理后,兼顾科目优势和专业选择,获得分数最大化的组合是“物理+历史+地理”“物理+历史+生物”“历史+地理+生物”。

志愿填报的标准位置在志愿数量的20-60%处

考生在确定分数和排名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填报志愿呢?金涛从志愿填报规则入手,与老高考相比,新高考下高校志愿拆分成专业类,每个专业类等于一个志愿,志愿投档实行“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同一个大学专业志愿可以不按顺序填报。考生可填报96个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如果出现同分,则看语文数学两科成绩总分的高低,如果还相同,则先后看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高低。通过分析历年来浙江考生志愿填报的数据,金涛表示,热门专业的分数和排名上升,冷门反之,原来二本大学的强势专业会超过一本线,部分一本大学的弱势专业会降到二段。

而且,等级赋分制下,满分、高分的人数和比例会远远超过老高考,同分的人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金涛建议,山东的考生总体上可以参考以往数据,专业类会有变化,志愿填报的标准位置在志愿数量的20-60%处,前大约20%的志愿作为冲刺,中间40%作为正常志愿,后40%作为保底志愿。

听完讲座后,青岛16中的老师们感触颇多。许凤霞表示,教师在努力提高成绩的同时,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科学选科和合理志愿填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同样重要。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有责任指导学生选科和填报志愿。

曲博表示,通过这次报告自己对于高校招生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作为高三一名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早着手准备综合评价招生材料,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最新信息,帮助学生规划高中学习生活。同时,对于新高考选科的价值和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自身要改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吴喜华表示,金涛老师的讲座对学生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进行选科、如何根据高校招生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如何进行科学的志愿填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今年是山东省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以往的经验并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形势和趋势,许多老师、家长、学生都处于迷茫中,这个讲座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叶琳表示,金涛老师从大学招生的角度,通过大数据详细介绍了新高考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每一个结论和讲解都有着严谨的数据支持,可以看出金老师做了充分的调研,平常注重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作为一名班主任,真的学到了很多,也让自己在给家长和学生进行普及相关知识的时,思路更为清晰,也更有针对性。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