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疫”家书 学生组

战“疫”家书学生组(3881)|致敬逆行者

2020-03-27 09:55

摘要: 张萧鹭 即墨美术学校 2019级美术1班

敬爱的逆行者们:

您们好!

子鼠庚年,中国大疫,道路封锁,街道冷清,似时间永远拨停在清晨六时,没有了印象中过年本该有的热闹、欢乐。

凝重,充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每日在床上睁眼,天已大亮,安静,寂静,沉静。更衣,洗漱,早饭,拿起手机,页面似不曾变过,却又似变得看不出本样:不变的,是那张疫情实时动态图,而变的,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却足以让一个人感到天崩地裂,痛不自已,心神俱灭,肝肠寸断。已然是阳春三月了,要是没有这怖人的疫情,我们该开学了吧。

也许有时,您也会和我一样置疑这时局的真伪,是啊!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一碗福寿竹鼠汤带来的灾祸,竟是如此。

在这疫情的席卷下,您没有退进安全的避难港;而是匆匆的吻过孩子,别过爱人,瞒过父母,背过身去,胡乱抹把泪水、提个简易背包,毅然决然的冲向前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死神抢人,有人将你们神化成白衣天使,其实,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批又一批的素衣战士,在日夜以继的扑向前去罢了。当防护服褪去,你们也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这样无畏,很累的吧。誓永不做逃兵,坚守自己的岗位,很辛苦的吧。可为什么不放手呢?是因为还有未痊愈的病人吗?是因为还有家人等你凯旋而归吗?是因为13亿国人期盼的目光吗?是因为病毒还在肆虐吗?是因为死神还在叫嚣吗?是因为……

看着新闻视频,病房中刺目的白,各种叫不出名目的仪器,各色数不清的管道,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竟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玻璃内,您与死神厮杀,搏斗。玻璃外,是病人家属如太阳、月亮、星星般最纯洁的希翼。这,或许就是,支撑您在透不过气来的防护服中继续工作的一缕清风。

无辜的患者在饱受了磨难后,微张倦怠的眼睛,用发散的目光再最后看一眼外界透过的阳光,最后看一眼自己待了数日的病房,想着再看一眼玻璃外的亲人,用尽所有力气终也只是动了动手指,随后力尽的无力感袭上,熟悉的一切:管道、仪器、医生、病房,都化为一团奇怪的颜色。眼,无奈的闭上;手,无力地垂下;心脏,无情地停下。取代这死寂的是机器的尖生嗡鸣。医生叹息着看向病房外。病人家属这才如梦初醒般的,突然撞上了玻璃,拼命拍打着、尖叫着,声泪俱下。叫着,跳着,最后哭着跪倒在地上,手在玻璃上来回摸着,极轻的,像是在最后摸下病房中那归于沉静的人。

像是久经沙场,见惯生死般,您隔着防护服蹭去泪水,安慰下家属,安排下后事,顾不得靠墙站着休息下,又急忙奔向下一个病房,去挽救下一位患者。

医之圣者,悬针提三分,引人安度鬼门,归阳神,还生魂,妙手回春。勇敢的逆行者,加油!就靠你们了,幸亏有你们。

你们说:“03年非典时,我们还小,要靠前辈们为我们遮风挡雨,要躲在前辈们的臂弯下,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有能力肩负着救国的重任了。”“就让我到一线上去吧,我家中父母健康,我没有孩子,还是单身。”“没关系,头发剪了还可以再长。”“可不可以求你们不要把我也拍上,我父母还不知道呢。”“主任,我已经好了,我还可以我还想再到一线上去。”“如有不幸,我愿捐献我的遗体,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做贡献。”“同事倒下了,我还得迎上去。”……看着你们脱下防护服后,早已湿透的衣服,往下滴着汗水。看着你们摘下口罩和防护镜后,满脸淤青的压痕。一定很辛苦的吧。当你们都戴上防护镜和口罩,穿上防护服后,我看不清你们的脸,不知道,你们是如何样子。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你们是最勇敢的逆行者、是要救国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是最值得崇拜的人、是人民最值得托付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诗书藏经阁,笔刀一匠人,虽有感于书生之百无一用,但我却想说:“03年非典,我还未出生,20年新冠肺炎,我尚未成年,但我定会用知识武装自己,进入更高学府,做国家坚实的后备军。我不希望这样的国难再发生,但却希望在国家需要我时,我能够想你们一样从容不迫,迎难而上,为国出征,这是种在我心里的至高无上的荣耀。”

英勇的逆行者啊,加油,13亿中国人民信任你们,近百亿世界人民以你们为信仰。

逆行者们啊,请一定要平安归来!我们,等您!

敬祝:

愿一切安好,平安快乐,早日归来!

 张萧鹭 即墨美术学校 2019级美术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