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与本科无缘?No!看机械工程学校学子逆袭上聊城大学
摘要: 从中考229分到全国大赛二等奖,从数学短板到齐头并进,从中职学校到本科院校——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2021级鹿耀文、2022级郭雨生用行动诠释了“起点不决定终点”“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奥义。
从中考229分到全国大赛二等奖,从数学短板到齐头并进,从中职学校到本科院校——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2021级鹿耀文、2022级郭雨生用行动诠释了“起点不决定终点”“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奥义。
从中考229分到本科殿堂:数控学子鹿耀文的逆袭之路
鹿耀文:山东省优秀学生,2023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年被聊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
中考成绩出来后,鹿耀文的成绩仅有229分,普高梦破裂。这一度让他备受打击。“刚进中职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大学了,虽然不甘心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鹿耀文回忆刚入学时,自己如其他同学一样,对三年高中生活充满迷茫,对三年后更是不看好,只觉前途渺茫。
虽如此,他并没有浑噩度日,理论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实践课安全操作,动作规范标准。在专业课学习中,他发现了对机械与制图的浓厚兴趣,将更多精力投入技能打磨中。他的认真和专注引起了专业课指导老师的注意。经选拔,鹿耀文正式成为学校“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大赛的一名队员。这让鹿耀文重新燃起考入大学乃至本科院校的信心。
鹿耀文说,在参加技能大赛的路上,他从未给自己设限。同学周末放假,他在学校练习,寒暑假更是整日整日的泡在实训室。“暑假基本上都在学校里度过的,和门卫大叔们都混熟了。”鹿耀文说,老师也会牺牲休息时间陪着他们一块打磨,不时督促。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鹿耀文一路过关斩将,跻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赛项的决赛现场,鹿耀文沉着应战,以精准的图纸绘制、高效的方案应用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这份荣誉不仅让他被评为“青岛市技能后备人才”,更让他获得了春季高考本科资格——只需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达到150分,便可叩响本科院校的大门。
全国大赛二等奖的荣誉没有让鹿耀文停下脚步。在春季高考备考中,他延续了技能大赛时的专注与拼搏,最终以远超资格线的优异成绩225分(满分320分),成功被聊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实现了从专科向本科的跨越。
鹿耀文的故事证明: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初始的位置,而在于始终向上的姿态。他的故事,是不放弃、自我激励的生动诠释;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学子——以热爱为帆,以坚持为桨,终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突破短板的追光者:数控学子郭雨生的成长答卷
郭雨生:山东省优秀学生,2024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025年被聊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
在2022级数控班,郭雨生的故事同样闪耀着奋斗的光芒。和鹿耀文一样,郭雨生同样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被评为“青岛市技能后备人才”,只需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达到150分,便可叩响本科院校的大门。
郭雨生的入学成绩只有176分,中考数学只有43分,获得全国二等奖以后,对郭雨生来说,数学是他高考路上的最大“拦路石”。进入高三后,面对“短板”数学,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出击”——主动向老师请教,课上专注捕捉每一个知识点,课下把错题整理成专属“错题本”反复琢磨。学校老师也针对他的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从公式推导到解题思路,耐心细致地帮他查漏补缺。
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郭雨生的数学成绩稳步提升,综合能力也随之增强。2025年春季高考中,他不负众望,以197分的成绩达到本科录取线,成功考入聊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鹿耀文成为同门校友。
从被数学短板困扰到突破瓶颈实现目标,郭雨生的经历印证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他用坚持告诉我们:成长路上的障碍,从来不是放弃的理由,而是蓄力前行的契机。这份跨越难关的勇气,终将成为他在未来专业领域探索的宝贵财富。
看过这两位学子的故事,正处人生路口的你有没有被触动?
青报教育在线 冯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