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战“疫”大赛 征文

【征文展示】追光

2020-03-17 17:01

摘要:98年那场洪水我还没出生,08年那场非典我也没赶上,但20年这场病毒我陪祖国熬,奇迹一定会出现,只是在奇迹的大道上总会堵车,属于中国的这个奇迹或许正皱着眉头,拼命地按着喇叭,向我们驶来,我们将继续前行,直至天光破晓

我只有一腔奋勇和一支无力的笔杆,我知道我想写点什么,我觉得我需要写点什么。

早春已经悄悄来临,可武汉却好像按下了暂停键。在新年的钟声里,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我们的国家,天空像是蒙着一方黑布,光亮被挡在黑暗之外。

众志成城。

修建一座医院需要多少时间,外国人挠着脑袋说:“哦,可能需要三五年。”中国人可以拍着胸脯,云淡风轻地说:“用不了多久,十日十夜”

身处屏幕面前的我,看着老外震惊的双眼,看着中国人从容的面庞,这截然就是两个极端,可又怎知,这十日十夜一字千金。当武汉医疗资源宣告紧缺,中央当机立断地通过了修建火神山医院的方案,成千上百的工人自发加入到医院的建设中,仅仅十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取名火神山,寄托于火神驱散病毒的愿望,而真正守护这个国家的是“基建狂魔”一词背后无数的建筑专家呕心沥血的研究,基层工作人员在钢筋混凝土里跪着的双腿,是哪一盏彻夜不息的白炽灯下,千千万万劳动者的一腔热血。

敢医敢言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一位男记者戴着口罩,一手托着话筒,站在洁白的建筑物下,顺着脸颊留下了一滴泪。是的,当疫情未大面积爆发之时,已经耄耋之年的钟南团队合影,看着他们背后眼熟的建筑,他们合影的身姿是那么高大。其实有时不敢再打开援助的视频和文章,害怕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对这个社会没有帮助,却又在览阅完文章的那一山,李兰娟院士披甲上阵,奔赴第一线,在呼吁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却和一众医者逆行在人群中。他们选择支援前线,而支持他们选择的背后,是中国魂。他们穿着防护服,后背上写有自己的名字,也写着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期盼。他们把疫情结束后自己想做的事写在后背,自己想见的人写在后背,刻在心。,他们无一刻不期盼着感染人数不再增加。当我看到家乡的医院支援刻,心里踏实极了。正因为这些人,才让我,我们相信武汉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

期待在不久的一天,看到钟南山院士在他那张日夜忙碌办公桌前,合上钢笔,用麻木的双手抚平自己因为久坐让衣服染上的褶皱,用手撑着桌子缓慢起身,整理整理自己的白发,转身走到窗前,一缕阳光顺着窗户进入这间房间,他长舒一口气,缓缓的说出:现在阳光可真是美多了。然后露出那一抹在一夜之间让所有追星女孩都路转粉的微笑。

98年那场洪水我还没出生,08年那场非典我也没赶上,但20年这场病毒我陪祖国熬,奇迹一定会出现,只是在奇迹的大道上总会堵车,属于中国的这个奇迹或许正皱着眉头,拼命地按着喇叭,向我们驶来,我们将继续前行,直至天光破晓。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18级13班 任雅萱。

指导教师:李娟

【点评】

文章比较通顺,语言也比较流畅。内容紧贴实际生活,源于生活,又不失生活的真实,小作者比较善于了解社会新闻,也比较善于观察生活。能够较好的表达主题,选择一些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如果选材更有新意一些,会更吸引人。

远方文学青岛课程中心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