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提醒,孩子居家学习效率不高,问题出在这三点

2020-03-16 10:40 家长传媒

摘要: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不了解学习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规范;缺少必要的规矩。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孩子方寸大乱,让老师们措手不及,让家长们焦虑抓狂。

仓促之下的应对之策,就是老师被逼成了“十八线主播”,家长成了名副其实的班主任,学生在短暂的新鲜感之后,开始坐不住、学不进。老师隔空喊话,作用衰减;家长软硬兼施,不尽人意。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不了解学习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规范;缺少必要的规矩。

01

规律:懂规律,学习顺

这次突然按下的“暂停键”,让我们知道:让孩子参悟到学习的规律、学会自主学习,是多么重要。

其实,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学习规律并非要懂得多少理论,只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一些普遍的规律性做法弄清楚,并落到实处就可以了

比如,在学习历程中,就要遵循“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的规律。但很多孩子会缺少两个重要的环节。

一是缺少预习,没有预习,就不知道自己的知识能力起点,就不能有效建立与原有知识的链接,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学习在哪里有断层、有缺项。在这样的情况下听课,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重点、难点和思维阻点,学习效率就比较低。

二是缺少复习。听完课直接就去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就去翻书,这使得思维紊乱,不能接续,根本形不成结构化的体系,这样的学习没有整体理解学习内容,效率也会比较低。

所以,居家学习期间,希望学生弥补上这两个短板,让学习的程序化链条不中断,普遍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要解答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主观性题目时,一般的规律就是“先看设问—再读材料—联系课本—组织答案”。而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看材料,直接看设问,只要发现有自己曾经背过的内容,不管是不是符合题意,就直接写上;二是先去细读材料,边读边想,把相关的课本知识都过滤了一遍,岂不知,设问里知识范围的界定可能就是对某一个侧面的考查,学生在浮想联翩中浪费了大量时间。

要组织答案了,一般的规律是“先写关键词—再结合材料解释—回扣课本观点”。这样提纲挈领、观点清晰,又不乏材料佐证。这样答题会速度快、答得准、有系统。而有的孩子就不分主次,胡乱组织答案,让老师在一堆沙子里找金子,阅卷的老师也是“太难了”!

再比如对待错题,一般的规律是在“学习区”学习效果最优。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层层嵌套的圆形区域,最内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知识和技能;最外面的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没有办法学会的技能;中间的一层就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进行练习,才能够有很好的进步

在“舒适区”里,你做再多的题目,也只能是练练手,很难有质的飞跃;在“恐怖区”里,你可能“费力不讨好”,一旦力所不能及,就会遭受挫败感;而“学习区”是处在“已知”和“未知”的中间地带,在这里,最能帮助到孩子的就是“问题”,问题就是“成长点”。

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庆幸,千万不要放过它,要通过自己钻研、同伴互助、老师讨论等方法把它干掉,这才是要彻底学会这个知识的“金钥匙”。

所以,对待错题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整理错题本—分析错因,举一反三—变式训练,举三反一—时常回看、总结规律”。

学习的确有它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老师会告诉学生,是否有效,却要看孩子是不是真正去行动参悟。因为所有的规律都不是别人讲给你的,而是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到的。

如何指导孩子掌握这些规律,在规律支配下的学习呢?我给大家3点建议:

第一,和孩子一起经历。和孩子共同经历一天的学习,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孩子的学习是否在某些环节上“偷工减料”,然后和孩子交流。再用一天的时间经历完整正确的学习历程,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的体会。

第二,和老师一道分析。如果家长对自己所观察到的问题拿不准,请和老师沟通。在学习方面,老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长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将是老师判断的依据。经过“会诊”,孩子的脉搏就把准了,家长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导了。

第三,和其他家长一起分享。居家学习的状态下有一个重要的协同军,那就是家长。这个群体里不乏很优秀的家长,也有在指导孩子方面颇有见地的家长,更有在居家学习的实战中凝练出经验的家长,可以在一起交流分享经验教训。

02

规划:做规划,养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教,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靠一定的规范来保障。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种在生活中形成的“惯性”,在不知不觉中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左右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失败。

小到一天,大到一生,其实都是需要规划的。规划明白了,每一步的目标都特别清晰,每一步都走得特别扎实,每一个目标达成的时候都感到为自己骄傲。

一个好的规划,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细致用心做自己。要真正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梳理今天到底有那些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怎么评价。最重要的是“适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是服从学校安排。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安排好了主体的内容,规划要优先安排统一内容,先保证主要学习任务的完成,然后在早晚时间安排自己的特别需求。

三是实践中逐渐完善。规划在实行的过程中一定会不断修正。在实践中的调整,是学生不断探索自己学习方式的过程,对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很有好处。所以,在动态的调整中寻找到自己的最佳点是有意义的。

四是确有感悟和反思。一天结束的时候,面对规划表,孩子总会有些感触。如“基本完成任务,很有成就感!还有未完成的,找时间补回来!”“今天起床必计划晚,要执行啊!”“今天比前几天效率高了”“预习不充分,课上效率低,超时了”等等。这些真情实感,是计划完成后的由衷的表达。比老师夸奖、家长奖励要管用得多。

五是家长务必要跟进网课的效果如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家长监督。这里的监督,不是看管、控制、高压,而是有效地指导。如规划完成后,家长给个寄语:“今天表现优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及时。做作业的效率再提高一些就更加完美了!”“今天时间有点紧张,计划没有完成。自主做了中考题,表扬!”

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家长,家长发自肺腑的三言两语,就是表明你和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比指手画脚一万遍都管用。

感受相同了,情就通了;情通了,理就通了。

03

规矩:守规矩,能自律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优秀品质。自律的品质如何培养?

一是靠习惯培养自律。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的习惯,如专注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沉浸到学习里面去,精力集中避免开小差,使得思维向着纵深的高阶思维发展,注意力集中了,自律就会自然形成;

预习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新知识的针对性,为听课做准备,改变被动学习的处境,自学习惯养成了,自律能力自然会提高;

再如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是眼睛、嘴巴、大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在动,要比单一感官在动有效得多,同时还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记笔记上,就不会被其他无关内容吸引,自律就是自然生成的了。

习惯养成了,就不再是外力的约束,也不是靠对自己的强制来约束了,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是靠目标内化自律。有一个能让自律品质固化的最长久、最稳固的因素,就是个人目标。如果学生能够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如实地规划出自己的长远目标、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坚信目标,围绕目标、为了目标去行动,学生自己为自己安装上生命成长的发动机,那就会自动、自主发展了,就到了一种至境界的自律了。

坚毅助力自律养成。最近有一本书特别火,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所著的《坚毅》。其主要内容是:很多人认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与情商。但通过研究发现,坚毅的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认为,坚毅比天赋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表现。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仍能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决定长期成功的因素。

这个“非常假期”,孩子被迫“宅”在家里进行学习、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引导得当,会让部分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厌烦情绪,用坚强的毅力去指挥学习,逐步增加对学习的兴趣。

家长和老师要一起发力,准确地判断孩子的心理需求,用知识和智慧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全部潜力,让无意义的玩耍、游戏、无所事事等消极行为降到最低。

自律的前提是自知。自律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一些学生做不到自律,就是因为他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孩子有没有目标,最简单的“试剂”就是问孩子“你最近学习怎么样?”“三年之后有何想法?”如果孩子回答的“还行吧、一般吧、不知道、还没有想呢、我听爸爸妈妈的”,这样的回答就是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会导致他在学习、生活中消极、盲目、被动、应付。

所以,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很重要。比如,就补习弱科而言,孩子就应该认识到:我的薄弱点在哪里?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我采取什么办法去弥补?一旦透彻分析这些,孩子就会自觉行动,主动发力,问题解决了,自律品质也得到加强。

自律的秘诀是契约。契约精神是当代管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契约,实际上是居于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商量出来。“把孩子当完整的人看待,把对孩子的民主和尊重还给他们”是基本要求。契约,意味着承诺,一旦亲子双方确认,就要不折不扣地自觉履行。如果家长不想和孩子闹得鸡飞狗跳,建议你尝试一下和孩子订立契约,以此培养孩子甚至我们家长自己的自律品质。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定期开家庭会议,是进行民主教育的最佳选择。家长放下架子,召开有仪式感的家庭会议,让孩子看到父母诚恳的态度,引导孩子在会议中反观自己居家学习时不良表现,共同制订改善方案,形成了契约,并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这样,自律不仅在孩子那里养成,家长也会受益,成为一个民主智慧型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