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家书学生组(629)|给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摘要:青岛第三中学 徐孜彤
亲爱的爸爸:
您好!
还记得年前的那个周一,您下班回家后面色有着些许凝重,一晚上不停地和同事们讨论着什么,并嘱咐我这几天不要出门。当时的我并未在意,因为“下班不休息”仿佛已经成了您的习惯。而就在两天后,随着全国各大媒体对于新冠肺炎进行报道,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也就在那时,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疫工作中。
这次疫情来的太突然,又太猛烈,以至于我们来不及思考……
大年三十晚上,由于您需要坚守在抗疫一线,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了。虽然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但却是我最牵挂您的一次。晚上我和妈妈想给您送饺子,便拨通了您的电话,还没等我开口,便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您伴有几分“呵斥”的声音:“现在很忙,没有要紧事就不要打电话了!”也就是您这短短几秒的“呵斥”,成为了那晚我们唯一的一次通话。爸爸,我并没有因为您的“呵斥”而感到委屈,因为我知道,医院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病人需要您,您的着急便是对病人们的负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这种危机关头,舍小家、为大家,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和妈妈理解您的心情,也会做好您最坚强的后盾。
由于您和妈妈都是医务工作者,处于对我的保护,您让我暂时住到了姥姥家。虽然姥姥家与咱家相隔并不远,但是自从您投入到抗疫战线以来,我们就见过一次面。那是大年初八,而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九天没有见过面了。尽管以前您也会因为出差几天未能回家,每当您回家就会问我:“这么多天不见想不想爸爸。”而我每次也是半开玩笑地回答:“大老爷们之间有啥想不想的。”但是现在我想对您说:“爸爸,我想您了,我日日夜夜都牵挂着您。”
随着疫情的爆发,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而您也是在第一时间带领科室人员写下来了“请战书”。尽管最终组织上并没有派您前往湖北,而是选择把您留在青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这并没有影响您对抗疫工作的热情,而是更加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救治患者,把一名又一名患者从死神的手中抢夺回来。
您曾经和我说:“当医生就要有敢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不图名、不图利,图的就是能够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点贡献。”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您的想法,甚至在想:“一个人活着,不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飞黄腾达,能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吗?”时至今日,我明白了您当初的话,这次疫情能够得以控制,正是因为有着像您一样的“勇士”,不惜日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不顾自己的安危和死神争分夺秒。看着一名又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您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我的心中也为您而感到骄傲。虽然您只是上万抗疫医护人员中的一员,但在我心中,您是最伟大的英雄,是我人生的榜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抗疫攻坚战并未完全结束,您依然带领着科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不过也请您放心,我会在家照顾好自己,认真学习,消除您的后顾之忧,等待您胜利归来的那一刻!
儿子:徐孜彤
青岛第三中学
202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