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高中

青岛66中“七一”红色研修重温革命历史,弘扬堡垒精神做杏坛先锋

2019-06-28 22:02 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6月28日,在党的九十八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六十六中党总支书记高会香带领总支委员、各支部委员、党建课题组成员共29人前往莱西胶东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和夏格庄镇渭田村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研修学习。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为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性修养。6月28日,在党的九十八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六十六中党总支书记高会香带领总支委员、各支部委员、党建课题组成员共29人前往莱西胶东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和夏格庄镇渭田村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研修学习,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前辈奋斗精神。

本次红色之旅的第一站,青岛六十六中的党员教师们来到了前保驾山党支部旧址。1927年12月底,在这处当时普通的农家院里,以孙文合为书记、孙凯山为组织委员、林世卿为宣传委员的胶东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成立了。党支部建立后,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胶东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在前保驾山党支部旧址,老师们听取了胶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历史。通过瞻仰现场的情景再现、图片文字、实物资料,感受了早期共产党员的革命足迹,接受了一场直观的红色教育。纪念馆内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记录着往昔峥嵘岁月的老照片,使每一位党员干部重温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接受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参观完胶东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老师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本次研修的第二站——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赵克志同志的家乡渭田村,参观渭田村红色教育基地。

渭田阻击战是胶东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打响了青岛地区抗战的第一枪。参观学习过程中,渭田阻击战纪念馆馆长赵彬结合馆内陈列的文字、图片、实物、文物等,还原了渭田抗日阻击战的起因、经过。

经历了此次红色精神洗礼,青岛六十六中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更高的热情、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

副校长宋洁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参观过程被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到了。和平年代,我们要继续传承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把事情做细做精做实。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牢记育人初心、厚植教育情怀,以身作则,立德树人,建设好教育主阵地。

“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党员教师队伍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学校党总支书记高会香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在这个信息泛滥、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四有”老师才能引导学生抵御不良诱惑而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青岛六十六中党总支立足于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实践,实施“重心下移、精准党建”工作策略,有效形成了“三抓三带”(抓干部带党员、抓骨干带群体、抓党员带群众)党建工作模式。优秀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高考成绩连年提高,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生及家长的积极认可。在学校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下,青岛六十六中已经建立了一支不忘初心、有担当敢作为,敬业乐教、爱生奉献,有厚度有温度的教师队伍。

青报教育在线 周寒梅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