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高中

课堂搬到码头 青岛39中少年科学家开展海洋科考

2019-05-31 17:49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5月31日,青岛39中(海大附中)举行第八届以“蓝色畅想、海洋探秘”为主题的海洋科考活动,该校高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来到位于崂山的国家海洋基地码头,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加深对海洋科考的认识。

登上科考船实地了解科考情况、深海采集标本、先进实验室里做实验……5月31日,青岛39中(海大附中)举行第八届以“蓝色畅想、海洋探秘”为主题的海洋科考活动,该校高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来到位崂山的国家海洋基地码头,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加深对海洋科考的认识。

当天上午,青岛39中学生乘坐4辆大巴车来到码头,此时,两艘科考船早已停靠着,等待学生上船开展实验。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们按顺序登上科考船。当天的海洋科考,包含青岛近海水域风力风向的测定、采集海水样品对青岛近海水质的调查(pH、盐度等)、浮游植物拖网对青岛近海浮游植物的观察和研究三个项目。

按照事先安排的项目,学生们上船后就开始了实验学习。青岛39中高二3班学生李昕告诉青报教育在线,科考开始前,她以为科考探究会非常复杂,心里也有些忐忑,实际操作起来发现,海洋科考远没有设想中的复杂。青岛39中老师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海洋科考看上去简单,但需要科考人员有坚定的毅力,不断重复收集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结果并得出结论,这是做海洋科考的基础。

从小生活在沙子口海边的高二一班学生吕楠,当天第一次做海洋实验。“虽然从小生活在海边,但开展海洋科考还是第一次。”吕楠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做实验前,指导老师讲解了蜉蝣植物和陆地生物的对比,这让她感觉非常受用,把平时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后,感觉对生物的热情高涨了起来。吕楠表示,想要继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今后做一名生物教师。

青岛39中将课堂搬到码头,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利用科考船上先进的实验室里做海洋实验、做海洋前沿的课题研究,是青岛39中一直秉承的传统。该校老师白晓歌是一位海洋专业博士,她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本次活动是为了给孩子们更真实的海洋科学考察体验,通过体验真实的海洋科考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主完成科研任务,撰写科考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对海洋研究的认知,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和责任感。

青岛39中正试图通过海洋特色教育将学生带向“深蓝”,学校副校长王振敏表示,青岛39中为海洋班学生建立起了完善的培养方案:海洋特色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包括“A基础性课程+B拓展性课程+C实践性课程”三位一体,实现了“四个一”工程:每周一节海洋科普讲座,每月一次海洋实践活动,每学期一项海洋课题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活动。培养孩子们从接受学习思维,向更高品质自主探究学习思维方式转变,以此在学生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此前,青岛39中已成功举行了七届学生海洋科考活动。海洋科考如今已成为该校的一项特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考察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率是最快乐的学习。2014年海洋班迎来了第一次高考,当年青岛39中高考一本达线率为80%多,其中海洋班学生左浩然高考裸分为679分,名列岛城理科考生的前列。39中交出的高考答卷让家长们对海洋班的怀疑和对自己孩子前途的担心终于解除了。据了解,2014届学生是39中第一届海洋班的学生,中考录取时并非一流学生,但毕业后他们却纷纷进入了一流的大学,成为了一流的优秀大学生。 在不耽误正常学习的同时,学生们在海洋研究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级学生关百初课题小组写出的论文《微生物降解海洋油污的研究》在国家一级期刊《教育现代化》上发表,2012级学生宓晓彤、贾辰旭、李维耕、秦珮弘等的论文《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旅行》在《海洋世界》上发表,近年来有近10篇学生论文在国家一级期刊、海洋专业核心期待上发表;每年都有大批39中学生获得“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湖沼学会”联合颁发的“海洋科研未来之星”一、二、三等奖。每一届全国 “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39中学生都获奖无数,以2012年为例,全国7个金银奖中,39中学生获得金奖1枚,银奖2枚,铜奖1枚,姜欣言同学获得全国 “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青报教育在线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