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委员通道上的教育之声:教好普通话助脱贫,防近视须全民行动

2019-03-04 09:23 澎湃新闻

摘要: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开启。记者注意到,9位走上通道的委员中有3位委员回答的问题与教育相关。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开启。记者注意到,9位走上通道的委员中有3位委员回答的问题与教育相关。

谈推普脱贫: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需要好老师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播海霞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谈到我国的推普脱贫工作。

她表示,在做委员调研和采访过程中发现,在目前全国普通话普及率75%的情况下,西部贫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并不高,“其实很多青壮年只要学一点普通话,就可以走出大山”。

在她看来,这些人学不好、讲不好普通话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好的老师。

“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拥有陪伴在身边的语言老师呢?”她介绍,这几年她的委员提案一直在关注推进脱贫这个问题,希望通过推广普通话来助力脱贫的工作,提案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注。比如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汇集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们给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录制了标准的普通话示范。

“扶贫必先扶智,扶智可先通语。”记者注意到,为了解决语言不通问题,去年2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强调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

该计划强调,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发生。到2020年,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人口应全部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和应用能力,现有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当地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升,初步具备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谈近视防控: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则被问到青少年儿童视力下降严重的问题。

王宁利在现场表示,近视眼防控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

“我国近视眼的发生有三个特点:小、深、高。小就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在幼儿园5岁、6岁的小孩就有近视眼了;高就是患病率居高不下,患病率已经顶到天花板了;深就是深度在加深,近视眼已经成为了影响千家万户、国家关心的问题了。”他说道,“我们眼科医生一直非常关注, 2018年在党中央的关注下,国家的八部委发布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突出了两个关键词:全社会行动、国家战略。”

此外,王宁利说,这里面还有两个关键词,“一增一减”,即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王宁利认为应该改成减少学生的用眼负担,“如果说这个学校减了,那个学校不减,我在学校减了,在家里不减,就做不到控制,所以全社会必须一起来行动。”

“没有一项技术说就能把近视眼控制住,但是我们需要多项技术综合使用,多个部门一起发力,近视眼才能得到控制。”他补充表示。

目前,八部委已经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教育部还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名单,提出落实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等要求。

谈西湖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通道上则谈到备受关注的西湖大学。

“过去一年我和很多同事一起全力以赴创办西湖大学,这是一所社会力量主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大学,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他表示。

为什么西湖大学有这样的底气?“因为西湖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土壤之上,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施一公解释道。

他表示,西湖大学不仅是应时势之变,也是应教育之需。

“众所周知,中国科学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根据我很多年经历以及调研感觉,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差距,还要更多原创和突破,我国的原创性研究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可以这样说,尖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也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施一公指出,“我们需要培养更多配优秀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我而言,这是未来中国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西湖大学创校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