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汲取古代先贤的智慧,崂山五中这堂物理公开课教学成果明显

2018-10-26 15:09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10月25日上午,崂山区初中课程与教学工作会在崂山五中召开,崂山五中蓝彬老师在分会场展示了九年级《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课。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10月25日上午,崂山区初中课程与教学工作会在崂山五中召开,崂山五中蓝彬老师在分会场展示了九年级《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课。  

课程整体采用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四层次五环节”和“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并充分践行崂山区山海课程推动下的多元化课程设计理念,运用了在市初中物理教研员王㺸老师带领下所取得的青岛市初中物理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和基于心理学效应建构的探究模式,并使用在崂山区初中物理教研员徐海虹老师带领下建立起来的初中物理微课程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提升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中选用了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时所采取的缺点——分解探究模式,即原先的问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较为庞大或复杂,进而就像将雕版印刷拆分为单个活字印刷一样,将这个问题分解成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得出单个问题的结论。         

在将数据表格变换为图像时运用了明代珠算家、数学家程大位的形式——等价变换探究模式,在珠算出现之前,中国古代是用筹算作为计算工具的,但随着手工业和商贸的发展,筹算渐渐变换成了更方便、运算速度更快的珠算,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就是集珠算方法之大成的著作,利用这个模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表格不够直观,从而变换为图像。    

在进行实验结论整合时,运用北宋医药学家唐慎微在将两部单独使用不便的医书整合成为一部图文并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时所体现的分解——组合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实验结论单独使用时的局限性,进而将它们归纳为一个完整的表达式。    

在基于心理学效应建构的探究模式中,主要选用了基于灯塔效应建立的灯塔——指引探究模式,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进而探究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还运用了墨菲定律建立的探究模式,采取友情提示的方式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   

物理教学不仅是物理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承。蓝彬老师表示,作为中国的物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光芒继续闪耀在学生们求知和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