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新规!教育部拟放宽小学入学年龄限制 如何理解?

2018-01-02 15:24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今年早些时候教育提出: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老师和专家围绕着这句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以往,有一个让所有“小月龄"孩子的妈妈都犯愁的问题:教育部门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才可以上小学,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因此,妈妈们最怕生到处女座(出生于8月23日到9月22日)的宝宝,甚至有的赶在9月1号前剖腹产,就怕晚一年上学。

然而今年早些时候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里却明确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老师和专家围绕着这句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更有不少人认为:教育部放宽限制,是鼓励小月龄儿童提前入学的表现...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请看本文解读。

家长态度:意见不一

1、“迟一年上学,是最幸福的一年”

蔡女士的女儿涵涵目前就读小学,因孩子出生在2006年10月,涵涵比同年出生的几个小伙伴晚了一年上学,她多读了一年幼儿园,在近7岁的时候读的一年级。

如今对于一年级就读截止年龄可能有变动的话题,她认为,无论将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会有家长纠结,不满”。但从内心来讲,孩子真正上了小学后,她感觉,功课、考试等压力接踵而来,“就现在的小学生现状而言,8月31日后出生的小朋友迟一年上学,其实是名正言顺、最幸福的一年。”

2、“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

林女士的女儿甜甜就读5年级。因为女儿是10月初出生的,当年为了孩子是否提早一年读书,好一番纠结。

甜甜出生在2005年的10月初,2011年5月,林女士面临孩子是否报读一年级的问题。如果要报家附近的公办小学,孩子年龄没满7岁,报不了名。

如果一定要读,选一家民办小学读一年,再转入公办。“花钱读一年,打听了一下,学费要1万多元,”林女士说,读一年后,再转入公办,手续也复杂。可是如果不读,她又觉得有顾虑,“比同年的孩子晚了一年才上学,很吃亏。”

纠结了大半个月,多方打听、尝试后,她才最终放弃,选择让孩子多上一年幼儿园。

2012年9月,甜甜报名读书了。这几年走过来,林女士感触颇深。孩子并非“学霸”型,平日的功课,多数时候需要家长监督、辅导,一旦某个阶段放松了一阵,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下滑。如今回想起当年晚一年上学的决定,林女士觉得很庆幸,“如果真提早了去读书,很难想象孩子学习怎么跟得上!”

如今,对于教育部新出来的通知,她的意见是,支持放宽截止年龄,“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

3、“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

吴女士的孩子才1岁多,但她对入学年龄的问题也在密切关注。“有家长说12月31日好,可我女儿是1月的,差不了几天,怎么办?我也不想晚一年上学。”

吴女士认为,8月31日是一个维持多年的铁律,家长们也早已习惯。如今这个铁律有了松动的可能,这是好事。但究竟怎么确定?截止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感觉众口难调,“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还是不变算了,大家都能接受。”

4、“维持原状可能性大”

准妈妈刘女士对此也十分关注,她觉得,尽管教育部给出了大方向,让各省有了选择的自由度,也让就读一年级的截止时间有了松动的可能,但估计短期内难以给出明确的说法,“维持现状可能性大”。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学位越来越紧张,如果要变动,牵涉面很大,有关部门必须进行一番摸底考察,如适龄儿童现在是多少?未来是多少?学校够不够?硬件软件如何?老师数量、质量如何等等,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和安排,不是说变就变。”

老师观点:反对提前

1、“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肖老师(某小学老师):8月31日这个时间点挺好,建议不要调整了。

“以前,孩子都是7岁上学,相比而言,如今的孩子6岁上一年级,已经提早了整整一年了。”

“我带过不少一年级,个人感受是:同一个班里,相差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知识的接受程度、能力方面,有一定差距。比如同年8月底出生的的孩子,比起1、2月的孩子,普遍有差距。有的孩子年龄小,接受能力差,学习跟不上,对个人自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对这些孩子,老师不得不单独辅导、开小灶。

另外,从生活自理能力来说,有的孩子太小了上学,还会发生尿裤子等行为。也就是说,老师们不但要上课、教知识,还要在生活照料上投入精力,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我的孩子出生在10月,我没有设法让他早一年读书,而是近7岁才上学。这个年纪读一年级,非常合适,他的接受能力比很多同学要强,学习上从来不用操心,自己也很自信。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如果真要调整到12月31日,弊大于利,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2、“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某小学一年级级组老师:该小学一年级级组的众老师们对此态度一致,不支持变动,更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老师们认为,将入读时间再往前推,孩子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未准备好,“一年级的系统化学习,对于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完成的,无论是从握笔、专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虑,实在不适合再提前入读年龄”。

有家长认为这解决了“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为抢在9月1日前入学,选择8月底剖腹产的中国妈妈不在少数。可马上就有观点指出,截止日期放宽至12月31日,同样会带来一批本该在1月出生的孩子提前落地的情形。

专家观点:理性对待

新规的目的是“因地制宜”,防止“一刀切”,并非鼓励提早入学

细读文件,我们可以发现,该《通知》说的是: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法律规定”首先要遵守义务教育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实际情况”是2009年以来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增长,只有2015年(农历羊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2014年的1687万有所减少。2016年中国出生人口则又攀升至1786万,为新世纪以来最高。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预计未来出生人口还会继续增加。

近年来,各地区已在努力增加学位,用扩大班额、改扩建学校、新办学校等应对人口生育变化。但各地情况不同,生育意愿和教育资源都不一样,能否有足够的空间应付未来的人口增长,最终还取决于各地实际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认为,此次教育部把入学截止日期变化交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是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入学时间下放到省一级统筹,意味着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充足,可以放宽入学年龄限制,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维持现状不变;人口出生较少的地方,可能放宽入学限制,人口出生高峰地方,可能维持现状不变。”

周光礼表示,人的天赋、心智成熟时间各不一样。有5岁甚至4岁早熟的儿童,也有7岁甚至8岁还懵懂的孩子,什么时间入学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成长成功。如果不理解教育规律,只人为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认为,要改变社会上的抢跑心理,关键还在对家长的宣传和引导。家长要多一点理性,不要把早一天晚一天上学等同于是否“输在起跑线”上,要理解孩子的自身成长规律,孩子接受教育的多样性比他是否提早学到一加一等于二等知识更重要。

实际上,过去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农村地区,也存在7岁甚至8岁入学的情况。而对于超常儿童,也不是没有过6岁之前入学的先例。刘坚表示,由地方来决定孩子入学时间甚至将来可以考虑交由学校来决定入学时间,这种不“一刀切”的做法,更符合教育规律。上海大宁国际小学校长徐晓唯也认为,在适度的范围内,并不一定将8月31日作为硬指标,这对儿童发展也有利。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