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 中考

北京新中考选科,这门学科竟然最“受宠”!

2017-12-13 17:36 现代教育报

摘要:2018年,北京初三学生将迎来新中考。而不久前结束的初三期中考试及调研,成为明年中考生第一次“真刀真枪”的预演。

2018年,北京初三学生将迎来新中考。而不久前结束的初三期中考试及调研,成为明年中考生第一次“真刀真枪”的预演。由于这次期中考试及调研是在新中考背景下进行的,学生选科呈现了哪些趋势和特点,学校采取什么举措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学科优势成为选科主要依据

新中考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选考科目。除必考科目外,考生还要从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5个科目中选考3科。

那么,从此次期中考试来看,学生选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认为,学生选科更多地是依据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学科强弱来进行选择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着眼于当下,对将来的考虑要少一些。我觉得这也很正常,毕竟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都还没有完全定型,把学习搞上去,能考进一所好学校,这才是他们当下的目标。”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林辉分析:“每所学校的情况不同。我们学校的化学和思品学科优势比较明显,学生们喜欢上化学课和思品课,所以选择这两科的学生自然比较多。”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教学副主任张静告诉记者,针对此次期中考试,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在学生初一入学时,学校就通过宣讲等方式向家长和学生介绍了中考改革的动态,让学生们在心理上有了充分的准备。其次,学校使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性格测试和职业测试,并做了模拟选科的测试。“学生可以将平台测试结果和自己心中理想学科的选择做对比,再最后决定。可以说,学科是学生经过审慎的综合考虑而做出的决定。”

房山区岳各庄中学副校长赵金利向记者介绍,在上学年期末,也就是初二期末时,学校已经给过学生成绩反馈,选科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我们的初三年级有学生98人,所有学生都选了生物(化学),可能这与学校化学教学比较强有关。”

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初三(9)班小吴同学的家长赵女士表示:“我家孩子各科的成绩差距不是很明显,怎样选科有点为难。我总感觉上初中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定型,偏科的孩子还是少数,到了高中偏科的情况可能会明显一些。孩子选科依据两点:一是看初一、初二的成绩来定;二是联系高考和以后的发展来定。”

理科热、文科冷,选科“冷热不均”有原因

此次期中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品5门科目中,哪些是选科的“热门”,哪些是选科的冷门”?

在海淀区,1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期中调研。从记者采集到的信息来看,学生在此次期中调研中,选择物理的人数最多,接近87%;选择生物(化学)的人数其次,为80%左右;地理作为“文科中的理科”,选科人数为63%以上;选择历史、思品的人数不到33%。

由此看出,偏理科的物理、生物(化学)、地理选科相对“热”,而偏文科的历史、思品选科则相对“冷”。这是什么原因呢?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分析,这正反映了海淀区作为科技强区的特点,符合区域实际情况,也说明了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考虑是非常周全的。

除海淀区外,其他区的学校选科情况如何呢?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介绍,学校此次期中考试,学生选择“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的组合搭配最多。她认为,物理、化学一直是中考学科,教师比较有经验,所以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大多进行物理、化学组合的选考。再有就是学生对于理科内容比较感兴趣,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历史、思品属于文科,背诵内容较多,学生有畏难情绪,而且不容易拿到得分点。

房山区岳各庄中学副校长赵金利告诉记者,在学校98名初三学生中,所有学生全部选化学(生物),选物理的95人,选地理的58人,选历史的40人,选思品的3人。他认为,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历史和思品的原因,除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阅读能力欠缺以外,再有就是学科复习提升成绩见效慢。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教学副主任张静介绍,此次期中考试,学校200多名初三学生中,选考生物(化学)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物理。思品选科人数最少,只有80多人选择。张静认为,对于新中考,学生和家长出于谨慎,还是愿意选择物理、化学这样的传统中考科目。再有就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再结合学校学科教学情况来选科。

选科结果出乎意料,物理成最大热门

“原以为物理选科会和沪浙两地新高考一样遇冷,没想到选择物理的学生最多,这样的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北京十八中初三年级主任赵亚晖告诉记者,学校在180名初三学生参加所有学科期中考试的基础上,又组织进行了一次“模拟选科”。

在新中考选科的9种组合中,学生选择“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的人数最多,选择“生物(化学)+地理+历史”最少。另外,选择思品的学生也偏少。”究其原因,赵亚晖认为,学生和家长考虑高中要继续学习物理等学科,并受到“大学部分专业需要物理学科”的影响,物理并没有遇冷,反而“更受欢迎”。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向记者介绍,学生选科最多的是物理,其次是化学,最少的是历史、思品。在他看来,物理、化学是传统的中考科目,因为有以往的经验作参考,学生和家长按照惯性思维选择这两科的比较多。“从几次区统考来说,历史、政治出题比较难,学生得分比较低,所以学生可能认为新中考的历史、思品题目会比较难,所以选择这两科的学生就少了。”徐唯认为,在新中考背景下,如果学生对于自己没有选的学科,或者是赋分权重低的学科,可能就不是特别重视。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二次选择。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林辉向记者介绍,他们学校也是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占多数,其次是化学和思品。他认为:“北京的学生和家长比较清楚物理对于将来的学习和职业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即使物理相对难度较大,但是选择的学生还是很多。”

海淀实验中学STEM项目负责人于戈告诉记者,此次初三期中考试,物理是学生选考最多的科目,学生选择最多的是“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组合,其次是“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组合。于戈表示,很多学生选择历史,有兴趣的成分;地理因为实用性、实践性强,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

选考科目赋分比例不同,学校多举措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

新中考方案体现同分不同质,考试发现学生强项,突出学科优势,尊重个性发展。通过此次期中考试,记者发现,各学校根据学生的选科组合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

选考科目赋分比例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选科。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介绍,此次期中考试,学生选科组合最多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组合最少的是”生物(化学)+思品+历史”。他认为,如何正确选科,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学科特长,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另外,新高考也可以作为学生选科的参考之一,这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原则,抓住学生最强的学科做扬长教育,其余学科作为短板来补上。”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表示,在选考科目赋分比例不同的情况下,从眼前来看,学校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成绩跟踪。从长远来看,学校对选考科目进行整体规划。初一对学生历次的史地品生考试成绩进行跟踪分析;初二开设化学博雅课,对史地政生物理化学的成绩再次进行跟踪分析;初三开学初,对学生的初一、初二选考科目成绩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学生初三选考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和家长找到学生的优势学科。“学生重点在于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然后用力用到极致,以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教学副主任张静介绍,针对选考科目赋分比例不同的情况,学校除了根据“木桶原理”补短板之外,同时还要根据新中考“促优培养”的精神,实行分层教学,将学生的学科优势放大。“虽然学生会因为兴趣和能力的不同,呈现不均衡的发展,但在学校层面仍要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十八中初三年级主任赵亚晖告诉记者,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所有学科的成绩外,还根据学生的选科和新中考选科的赋分比例,特别给学生提供了“选科成绩”。“这样学生一目了然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为下学期的选科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赵亚晖认为,无论选择哪科,都不要过早放弃某一科,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要打牢所有学科的基础。另外,她建议,在保证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成绩提升空间大的学科发力。

房山区岳各庄中学副校长赵金利介绍,学校根据学生初二学期末考试情况,并结合各科权重赋分之后的成绩,为学生提供成绩最高的组合作为参考。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全面的参照,有部分学生会做修改,至于选哪些科目,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选考的3科都要争取高分,争取各科都优秀;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要尽力补上短板。”

新中考方案稳步推进,“扬长教育”成就学生

新中考方案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和人人成才观念,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成长。

通过此次期中考试,记者看到,新中考改革所倡导的“扬长教育”已经显现,令人欣慰。

此次期中考试,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选取了10所传统校,采取模拟新中考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0所学校模拟中考处理后的数据与未来必考科目的数据总体一致性比较高,仅有两所学校增加未来选考科目后,有所波动。这说明海淀区面对中考改革有方法有策略,教育教学稳步开展。

另外,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又选取了10所潜力校,通过数据分析,这10所学校模拟中考处理后的数据与未来必考科目的的数据比较,学校总体水平提升显著,这也说明了在这些学校中较好地体现了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强项,突出学生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这次新中考背景下的期中考试,学校看到了学生的兴趣特长真正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发扬,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树立了自信心。”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介绍,该校的小代同学,理化成绩不太理想,但历次的历史考试成绩,确实让他找到了自信。“这次期中考试,他选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

房山区岳各庄中学副校长赵金利表示,学校一方面按相关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开设了多个兴趣小组,定时开展活动,并进行相关的辅导培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

海淀实验中学STEM项目负责人于戈告诉记者,由于学生选科的不均衡,相对地就会出现一些学科教师有“富余”的现象。对于这部分教师,学校组织他们进行STEM课程研究,开发STEM课程。“这样做,一方面是让教师们人尽其才,另一方面是让其他年级的学生对学科发展走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学科和学业发展上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