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北京四中父子谈:清华北大这样的独木桥,还值得去挤吗?

2017-12-08 07:37 搜狐教育

摘要:当越来越多有升入北大、清华实力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一个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北大、清华还值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吗?这是一篇关于深度教育理念的文章,作者是父子先后两个人。

当越来越多有升入北大、清华实力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

一个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北大、清华还值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吗?

这是一篇关于深度教育理念的文章,作者是父子先后两个人。

父亲先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几天后,儿子也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两篇文章,客观的描述,理性的分析,对中美教育的思考,很值得一读!

《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作者:董郁玉,资深媒体人

去年12月和今年6月,我儿子参加了SAT(美国本科入学考试)Ⅰ和SAT Ⅱ的考试。

我虽然清楚此道不孤,也听说过大陆参加SAT考试的考生在把香港的考位占满后,又开始去占据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考位。

但是,当我领着儿子赴港,在机场、酒店和考场,看到黑压压的来自大陆的考生时,还是被这样的庞大阵势所震撼。

北大清华,还值得去挤独木桥吗

● 刚升入高中,儿子所在学校曾借开家长会之机,统计有多少学生想在三年后弃考中国大学而直赴国外读大学;结果当时有100多名家长表达了这种意向,大体占整个年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我儿子在上初中时,成绩稳定在其班级前列的头四名男生,全部以出色的成绩升入本校高中。

这四个人全部选择了出国读大学本科,其中一人已在高一学年结束后,申请进入了美国一所著名私立高中。

● 北京四中今年有70多人直接投考国外大学。

据学校负责老师介绍,在这70多人中,有90%多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30的大学录取,这还不包括那些在高一或高二出国就读高中,在国外参加考试的学生。

我儿子的高中班级中,一名当年崇文区的中考“状元”,也是在高一学年一结束,就出国读高中去了。

很难单纯用躲避高考来形容这些出国读高中和大学的中学生们。

这些选择出国读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中,不敢说全部,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升入北大、清华的学习实力,并非夸张。

而问题在于,北大和清华还值不值得那么多人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

那边更有创意的学生,考不上清北

一个曾在《纽约时报》负责报道教育新闻的记者,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某大公司谋得了一个驻中国的职位。

一次,在与我谈起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与国外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后,感慨地说:

那些在工作中更有创意的国外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如果当年在中国参加高考,那是无论如何也考不上北大、清华的。

当然,在中学生出国的潮流中,无论以中国的眼光还是以美国的标准,也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可造之材。

每年海量涌出国门去读大学的中学生,和上述能够把陪读母亲的儿子办到美国进入知名大学的中介机构,正在同时改变着中国和美国的教育生态。

我忽然想起了弗里德曼2006年那篇专栏的观点和结论。

他说,美国的对手永远赢得不了未来,因为当他们的油井干涸时,他们的社会就会如贫瘠的沙漠一样;而吸纳了全世界人才的美国之井却仍将汩汩涌动。

弗里德曼还断言,美国仍是吸引全世界人才的最大磁石,因此,这边的中国人将战胜大洋那边的中国人。

真是这样吗?这,恐怕得问我儿子他们那代人了。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作者:董一夫,北京四中学生

我老爸刚为纽约时报中文网写了一篇文章:《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我就是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儿子。

文章我读了一遍,感觉惊异!同时,我也把这篇文章转给了文中提到过的已经在国外读高中的几位同学。

国外读书后的观念转变

其中一位同学(中考那年的崇文区状元)回信给我,说经过一年的国外学习,她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来只想着能上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现在想的是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对她观念发生的变化,我一点都不奇怪。这就像我在美国读书的那段时间(2006-2007年,小学六年级)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样。

那时,我主要忙于应付美国学校的功课。我在的学校有一个作业天天都有,那就是读书笔记。这个作业要天天写,老师每周都要检查。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可以用国内语文课上的“读后感”模板来应付读书笔记,也就是一般先把书中内容梗概写一下,再写几句心得便可。

哪知道,老师的“朱笔御批”(书法直逼英文狂草,极难辨认)总是问题一大堆。

这些问题对我而言,简直“太伤自尊了”。我实在弄不懂,他的那些问题和我读过的书有什么关系。

大概在头几十篇读书笔记中,老师几乎在每一篇批语中,都写着“我需要你的reaction”,“你的thought呢”,“你的idea是什么”,“给我你的viewpoint”……

书读到这个份上,才知道看别人的书,为的是生产自己的想法。

老师也曾对老爸说,不要担心一夫的英语(语法),书看多了,错误自然就少了;不会说话的人少,不会思想的人多……

这些话让我明白了,我每天的作业,其实就是在教我思考,启发我思考,“逼迫”我思考。

为了完成这种要有自己的reaction、thought、idea和viewpoint的作业,我不得不看更多的书,上网找更多的资料。

回国读书后的观念认知

那种每天都需要你用创意去完成作业的生活在回国之后中断了。

我发现在美国我一天登陆无数次、几乎所有学生都离不开的维基百科网,用不着了。因为我每天的作业都是有“标答”的,根本不用劳维基的大驾。

我的作业中,也让你看“四大名著”,但这些阅读,与其说是让你从中发现什么,创造什么,不如说是为了让你记住某些“别人”希望“教化”你的几点结论性教条。

针对这种“标答”,有个生猛同学的弃分行为,让我记忆尤深:曾经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目“初三”,他便“勇敢地”以此为题描述了他在大年“初三”那天的快乐生活。

我们的考题中,也有看似需要“创意”的题目。一次,高一政治考试中,一个题目需要“谈谈你的看法”。

在试卷讲评时,老师“爱怜”地对在这个题目上汪洋恣肆却没得分的同学说:“孩子,你真的以为要你谈什么看法呀?!”

来看这道题目:“请对比西奥多•罗斯福与伍德罗•威尔逊的外交政策”。

再看这个:“请分析18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危机是怎样影响美国1787宪法中的条款的”。

这两个题目,是我准备AP美国历史科目考试时,需要思考的几百个类似题目中的两个。这种题目,在教科书中无法找到“标答”,仅罗列史实也是不行。

我知道,如果要回答“对比毛邓的外交政策”的问题,尤其是要对政策和人物作出“谈谈你的看法”的评价时,需要一定资格。

但试想,一个从中学时代起,就要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不断发表看法的人,和一个进入外交部门才知道外交为何物的人,在对世界大势和国家利益的判断上,哪一个更有可能把握得恰当一些?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刻意地去诋毁什么,只是在想,如果我上半生的所学都被这些“标答”所困,那岂不是说,我将来的个人价值连机器都比不上?

毕竟,若论“标答”为王,我觉得我连如今的智能机器人都比不上。所以拥有和培养创意思维,是我最大的优势。我不可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