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这样折腾孩子,清单式的生活已让他喘不过气
摘要: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为了孩子在未来社会具有竞争实力……总之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好!
我想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儿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
……
一首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九岁的男孩唱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
然而,当父母们听到这些消息时,不少人会由此诱发出焦虑来……
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为了孩子在未来社会具有竞争实力……总之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好!
于是,别人家孩子上补习班,我们家孩子也要上补习班;别人家孩子报兴趣才艺班,我们家孩子也要报名……
于是,我们除了确保孩子吃好喝好用好,安全健康之外,还要孩子会考试成绩好,多才才艺;
我们期望孩子进入好学校,并且是好学校的好班级,在好学校好班级中还要取得好成绩;
我们期望孩子不只要好成绩和拿高分,还要获得荣誉和奖项;
我们期望孩子不只要参加社团,还要创建社团,因为大学喜欢有领袖力的学生。
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全感、和来自外界快速变化的焦虑感,以及趋从攀比、虚荣诱惑的心态,让家长不知不觉深陷于这股无形力量,把孩子渐渐控制在我们想象的生活中,给孩子一种清单式的童年和少年!
当孩子回到家,我们第一时间关心的是孩子的作业和成绩,还是问问孩子今天心情怎么样?
当我们宁愿不要孩子做家务也要让孩子拼命复习功课时,是否考虑孩子需要充足睡眠?
当孩子一周五天在学校上课周末回家还得跑培训机构去参加补习时,有没有想过孩子需要休息调整准备好迎接下一周的学习节奏?
我们善于花各种心思——对孩子督促、哄骗、暗示、物质诱惑、唠叨、大发脾气、甚至讨价还价,就是为了确保孩子不会在“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个人生大事上搞砸了,为了确保孩子在这种清单式的生活中按部就班去学习,去实现我们心目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期望!
孩子们被强拉着战战兢兢的去学习和生活,成绩不好害怕被打骂,成绩一有退步又是害怕被批评,在家中害怕自己不能满意父母眼中好孩子的标准,在学校中努力维持好成绩好品行,害怕不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形象,害怕被同学孤立,同时还得害怕没有完成清单式的生活,得到一个Bright未来!
渐渐的,孩子身心健康出现偏颇,不良习性也会慢慢养成!比如:
有的孩子看到同学考得比自己高分,心里就很不高兴,“有什么了不起,运气好而已!”虽然心里这么想,脸上还要装着笑脸说,“哇,你好厉害,考得不错嘛!”
这是孩子言行不一致、虚伪的习性在慢慢养成!
有的孩子看到同学考得比自己差,心里高兴,还要把考卷拿过去晃两下,说自己都没怎么努力,不小心就考得比你还高。
这是孩子的傲慢、刻薄的习性在慢慢养成!
还有的孩子考98分,差2分满分100,哭了一个多小时,渐渐养成患得患失的心态,每次考试都紧张……一个人得失心很重,即使一生再有成就,也会感到很痛苦和烦恼。
而且,虚伪、傲慢、刻薄等等这些不良习性会折损一个人的福报,如果我们不懂得预防孩子长养这些不良习性或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这点并革除不良习性,我们的孩子又如何得到一个明亮幸福的未来呢?
求知本来是快乐的,但孩子原来明亮的眼睛渐渐变暗了……无论高中毕业时结果怎样,孩子们都被压得喘不过气,心理脆弱,精疲力竭。他们在焦虑和沮丧中慢慢枯萎,心的感受能力一直在下降,麻木了……有的孩子会觉得世界冷漠,不知感恩,怨恨父母,甚至会想这样的人生最后究竟有没有意义?
有一位妈妈曾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找出孩子的兴趣,几乎所有的才艺班都为孩子报过了,可是到这个孩子大学都毕业了,她发现孩子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待在家里让妈妈养,这个孩子完全找不到人生的出口。
曾经也有一位学生跟我聊中学的生活,他说自己好多年来照片里都看不到自己有笑容,他家住在21楼,他告诉我曾好几次他想就这样从那上面跳下来。
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当今重视追求知识和技能,我们的教育变得急功近利,孩子们被不断推着向前走,他们忙碌、折腾……重重的压力向他们袭来,他们忙于应付这些,消耗大量的精力,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感,享受不到家庭的幸福感,找不到自我价值感。渐渐的内心关闭了起来,向外面虚拟的世界(网络游戏等)寻求存在感,甚至有孩子自寻短见……在这里不想丢给大家一堆这样令人内心沉重的案例,今天只想聊一聊我们是如何不知不觉的让孩子过上了清单式的生活,孩子又如何被这清单式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给各位家长提个醒!
我们有没有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
孩子们本善的天性如何保护好?
孩子们的童年如何过得快乐并有意义?
孩子们该培养哪些终身受益的德行?
然而,我们大多数只要孩子完成清单式的生活,考好学校找好工作!
如果我们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身心疲累、怨气那么重,自私那么多,不懂自爱,不知感恩……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这种教育舍本逐末,舍弃了“德”,一昧追求“知识、技能、才能”等等,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开启智慧,但却会耗费了孩子大量的青春和精力!
“德者,才之帅也”,德行是主帅,它能驾驭我们的知识、技能、才能……教育中,培养孩子做一个有德行的人,那么他必是一个懂得自爱,懂得为他人着想,乐于学习,善于修正自己的人……他活得会更诚恳和幸福!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放牛班的春天》里的这一句台词很是精辟。
好的教育,是开启孩子的智慧,让孩子完成自我教育,他会认识世界和社会环境,他会了解自己,并革除物欲和自己的习性,然后成就自我,服务于国家社会和家庭,这也就是修身齐家!
遗憾的是,我们宁愿去相信外面大肆渲染的如何帮助孩子更有创造力更有领袖力等等各类训练,也不愿相信帮助孩子长养美好德行,“厚德载物”——用更厚的德行去承载人生的健康、事业、财富、婚姻家庭生活!
我们被功利化追求知识和技能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脚踏实地:
我们很少关心孩子可以时常从家务活中去体会勤劳的美德和付出的快乐;
我们很少关心孩子能够从待人接物的礼仪中去学会换位思考和多为他人着想;
我们很少关心孩子学会从日常学习生活节奏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态度;
我们很少关心孩子是否有一颗感恩敬畏的心并遵循孝道。
……
正如孔子的《大学》中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便是诠释教育、做学问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人性里固有的智慧与美德,实现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的教育境界。
愿今天我们都能为孩子设身处地着想,而不是让孩子活在我们想象的生活中!
愿今天我们都能为孩子设身处地着想,不再被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及外面的各种诱惑牵着走,迷失了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