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状元调查:家庭环境开放,仅两成被陪读
摘要:40名参与调查的高考状元中,仅有9人在高中阶段有被陪读的经历,占二成左右。
近两年“虎爸虎妈”式的教育受到了广泛的探讨,那么高考状元们都出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们又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呢?
2017年,记者对全国高考状元发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回收40份有效问卷。多项题目的结果显示,2017年的高考状元家庭普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养式教育,主要表现为父母很少干涉孩子学习,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给予孩子开放自由的家庭环境。
陪读现象在状元家庭中也有出现,但占比较少,40名高考状元中仅有9名状元在高中有过被陪读经历。接受采访的陪读状元表示,陪读不等同于依赖,而只是一种节省时间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获得生活上的支持与陪伴。
状元自律性强,与父母沟通顺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参与程度”一项中,40位参与调查的高考状元,没有一位状元的学习是被过分参与的,只有9位状元是被较少干涉,其余均不被干涉,甚至很少被过问。
“父母平时对我的学习不提要求,是比较宽松的,很信任我的学习能力。有时会关心一下我的考试成绩,也会鼓励我。”安徽省理科状元申奥对父母的这种“适度关心”表示很满意。广西理科状元方建勋向澎湃新闻介绍,“小学的时候父母还会指导我写作业,到了初高中以后就很少过问我的学习了。”
他认为,父母的这种“不过问”也是一种信任,让他能够迅速地学会照顾自己,独立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进而把控学习上的进度,这种看似“放权”的自由反倒推动着他在一步步前行。“有时候父母如果干涉过多,你也会很烦的不是吗?我就喜欢他们这种恰到好处的关心,所以我才可以什么事情都能和父母摊开来说。”
同样的,江苏文科状元李天宇用“开放自由,寄予我自己最大空间的安排”来形容自己的家庭环境。李天宇说,自己的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都比较强,“从小到大读书都没让父母烦神过,学习很自觉,就算到了高三冲刺阶段,晚自习10点半回家,收拾收拾就休息了,基本上能在11点前睡觉,很少学习到深夜。”
在“平时与父母沟通的程度”一题中,八成的状元表示沟通顺畅,其中四成状元认为自己与父母相处像朋友一样,会时常交流自己的想法,没有“几乎无法沟通”现象的存在。
安徽省理科状元申奥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平时与父母的沟通,大多是生活上的问题,“我们会聊聊八卦,偶尔会询问一下考试成绩。”
广西理科状元方建勋则表示,自己平时与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会有一些交流,沟通挺顺畅的,但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争执,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会主动与父母和好,“因为我也得体谅他们的辛苦,不能再惹他们生气了。”
当状元们有压力和烦恼时,大多会选择自己消化。安徽省理科状元申奥表示,“在别人考得比我好的时候,我会有压力,但是这种事情也不会跟父母讲,讲了他们也会紧张。”江苏文科状元李天宇也表示,“有压力也不会和他们讲的,就靠内部消化和调节。”
被父母潜移默化影响下的状元
孩子在父母所营造的环境中成长,并受此影响。据澎湃新闻2017高考状元调查中“父母亲学历”一项的数据,父母亲本科学历占比最高。“父母亲职业”一项中,公务员(课程)占比最高,其次为公司职员和教师。
四川理科状元黎雨佳的父亲就是硕士学历,平时对她在数学和理综上指点的比较多。“具体的题目的解题技巧他已经不太记得了,指导主要集中在对学科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他经常购买家长网课学习,网课中会讲解各个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学习技巧,他看了就会告诉我。”
内蒙古理科状元翁楚彬的妈妈是小学老师,“母亲小学时候会给我检查作业,初中时教我自己预习,平时多给自己买书看,帮助我养成了自主学习、认真严谨、脚踏实地的好习惯。”
状元的兴趣爱好与专业选择,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申奥表示自己在初中的时候,看到爸爸在学习电脑,自己就在一旁跟着学。就这样跟着父亲一起摆弄电脑,申奥不仅学会了基本操作,还学会了编程技术,培养出了爱玩电脑的兴趣。这也决定了他大学的专业选择——计算机专业。
方建勋父母均为医生,从小受到父母职业熏陶的他却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当医生的。“小时候也会梦想当科学家、发明家什么的啊,但是到了现在就明白职业的选择总要和现实挂钩,而父母的职业就给了我多一种选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认识:可以救人,从中体会到成就感。”
6月24日《南宁晚报》曾报道称,清华大学教授张艳春在南宁招生时,得知了方建勋的故事,决定为他开设绿灯,这也是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首次在南宁招收生。
父母陪读,给予的是支持与陪伴
父母陪同孩子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据澎湃新闻的调查数据显示,40名参与调查的高考状元中,仅有9人在高中阶段有被陪读的经历,占二成左右。
四川理科状元黎雨佳从高三开始被陪读,“爸妈都一起陪着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青白江和成都两头跑,早上六点半给我做完早餐赶去青白江上班,晚上下班又赶回成都。不会影响正常上班,但感觉他们也很辛苦。”青白江到成都单程开车距离近40公里。
陪读的父母除工作辛苦外,也会有压力。黎雨佳回忆到,“记得高三有一次考试考得很糟,父亲也很紧张,没忍住说了我几句。我心里也不好受啊,就默默地哭了,觉得超委屈。看到我这样,他们后来就什么都不敢说了,第二天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其实我知道他们很担心我。”
状元们并不认为陪读就是不自立,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支持与陪伴。
江苏文科状元李天宇的母亲是全职妈妈,父亲做水电工程,还有个4岁的妹妹,高中三年均被陪读。他认为,“陪读能够帮助我减少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去考虑陪读是好是坏,是不是有关独立。”
谈及陪读对自己的帮助,黎雨佳认为,“陪读让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父母在身边陪我度过了高三那段紧张的日子,心里会觉得很温暖。”她十分珍惜这段陪读经历,“和父母多相处一下是很好的,毕竟和家人经常在一起的机会到了大学之后就很少了。”
方建勋虽未被陪读,但他对此表示理解。“我也有同学有陪读的,这是人家的学习方式吧,肯定会有节省时间这一好处的。当时我妈妈也提出来过,但是被我拒绝了,因为那样会耽误他们的工作,而且我也会有压力,会导致我心态不稳定。”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